-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课堂教学实录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掌声》这篇课文,伸出手跟老师一齐板书课题。
(生 书空,并读课题。)
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文中生字会认了吗?谁来读?
(生 读第一组生词:小儿麻痹症、残疾、姿势。与之搭配的词语:得过、落下、做出。)
师:大家看,这一组词语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它可以和表示动作的词语搭配,你试着读一读。
(生 齐读,搭配的词语。师相机正音,强调易读错的多音字。依次读(第二组:情绪、情况。与之搭配的词语:镇定、了解)(三组:讲述、鼓励。与之搭配的词语:故事、别人。)词语,发现规律,搭配着来读。)
师:同学们,我们的汉语十分讲究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正确了,才能表达准确。自己再来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设计意图:语言千日功,靠得是积累。我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历史悠久,词汇丰富。设计这样的词语教学环节旨在达到如下目的:一是检查识字的效果,二是渗透归类的概念,三是学习搭配的方法。帮助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达到积累词语,准确表达,开阔视野,丰富词汇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概括大意
师:词语大家掌握得不错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自由朗读课文)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说?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她得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走起路来一摇一晃。在一次故事会上,一个刚调来的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她很犹豫,眼圈红红地,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
师: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再来说说看?
(生 试着再说,语言稍简练了。)
师:谁再来试试?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她很自卑,故事课上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后来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师:这个同学说得既简练又明白。大家看,刚才你们的概括中说清楚了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
师:是啊,同学们,文中英子由一个文静、自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活泼、自信的女孩,就是因为故事课上那次掌声,你有什么疑问?(再次简练地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板书:自卑 自信)
生:掌声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生:掌声真的改变了英子?
生:掌声真有这么大的魔力?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字词,扫清文字障碍后,潜心会文,整体感知。三年级的一个训练重点是:概括文章大意。通过言语实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又是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时教师的再次概括、“追问”,目的既是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又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引擎,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学习和尝试运用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洞察英子内心的变化,领悟掌声的作用,体会英子战胜自己的艰难心理历程,引起学生产生共鸣、共感,做好铺垫。
三、研读品赏,解疑悟情
师:让我们一起回到那节故事课,走进那次掌声。请你默读课文,想想文中掌声几次为英子响起?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请你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生 默读课文,划下句子。)
师:掌声几次为英子响起?
生:两次。
师:谁划下了这些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 读划下的两次描写掌声的句子)
师:我们先来看写第一掌声的句子,我把同学们说的句子打在了大屏幕上,看着屏幕再来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少了“终于、一摇一晃。”)
(有学生举手)
师:你有什么事?
生:老师,你屏幕上少了“终于、一摇一晃”。
师:没有“终于、一摇一晃”读着也很通顺,少了不行吗?
(课件“终于、一摇一晃”颜色变红)
生:齐“不行”。
师:那好,谁先来说说“一摇一晃”为什么不能少?
生:少了“一摇一晃”就不知道她走路的样子了。
师:为什么英子走路“一摇一晃”?
生:因为她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所以走起路来“一摇一晃”。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能读给大家听吗?
(生 读第一自然段描写英子走路样子的句子)
师:是啊,英子是个残疾人,所以走起路来“一摇一晃”。“一摇一晃”准确地写出了英子走路的姿势,所以这个词不能去。大家理解的真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
(生 读带有“一摇一晃”的句子。)
师:再说说“终于”为什么不能少?
生:少了“终于”就看不出英子走得很难了,就跟平常人一样了。
师:哦,你是说英子不是一下子走上了讲台,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请你像刚才那个同学一样,联系上文体会体会,划下让你感受到这一艰难过程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生 读、划,写感受。)
师:谁来说说你划出的句子?
生:我划的是“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我感到此时英子心里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