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外感性久咳”辩证施护
李凤平(山东省兖州市中医院护理部 山东兖州272100)
咳嗽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常见于西医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发 作”、“咽喉炎”、“过敏性支气管炎”等,体质虚弱、迁延误治等致久咳难愈,多 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一般将咳嗽分为外感性咳嗽与内伤性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乂分为 外感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三型。临床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 疼,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质粘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可伴有 鼻塞,头疼,微感身热等表证,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干少津,脉浮数;风热犯 肺症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暗哑,痰粘稠或黄色,时汗出,常伴有鼻流黄涕、 口渴、头痛、恶风、发热等症,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风寒束肺临床常见咳嗽 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 发热、无汗等,舌苔薄白,脉浮或脉紧。
1典型病例
周某,女,26岁,2012年9月21日就诊,患者3天前外感风寒,且时 令燥热当行,初起头疼鼻塞,微寒身热,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干疼,唇鼻干燥, 痰少粘不易咳出,查体:咽部略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牛,扁桃体不大,双肺听诊 可闻及呼吸音粗,无干湿性罗音,X线示:双肺纹理增强或增粗,血常规检查 正常,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辩证属燥邪伤肺证,治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
治疗方法:木方宜清宣凉润,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 处方:桑叶12g、杏仁宠、浙贝12g、北沙参10g、炒山梔6g,黄苓10g、麦冬 15g.丹皮10g、蝉蜕:LOg、防风10g、桔梗12g、石斛12g、玄参12g、生甘草 6go
随证加减:头疼身热明显者加银翘;咽干痒疼明显者加芦根、薄荷;扁 桃体红肿者加马勃、连翘、板蓝根;咳甚胸疼加枳壳、地龙、苏叶;有低烧者加 升麻、柴胡;大便干燥加瓜娄仁、火麻仁;痰中带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气阴 两伤、懒言者加入人参。
药物用法:水煎,每日三服,每日一剂,三剂为一疗程,i般一个疗程, 最长者三个疗程,患者服用3剂后,病情减轻,服用9剂后而愈。治疗期间停用 一切西药,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食宜清淡。
谨守主方,辩证加减:外感性久咳乃邪郁肺系,气道失于宣降,即“诸 气上逆于肺”。治疗当清肺散郁邪、宣肺通气道、降气以化痰。方用桑杏汤化裁。 方中桑叶味苦、甘性寒,轻清凉散,能清疏肺经及在表的风热;杏仁味苦性温, 入肺经,善降肺气,止咳平喘,两者为治疗外感久咳的君药。贝母味甘苦、微寒、 归肺、心经,可化痰止咳,清热散结,善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以及外感风热 咳嗽,或虚火热结,咳痰黄稠等症,两者为臣药。沙参味甘,性微寒,归肺、胃 经,能清肺养阴,益胃生津,善治肺热阴虚引起的燥咳,再加上梨皮,梔皮清热 润肺止咳,三者共为佐药。生甘草性味甘平,养心润肺、泻火解毒,治咽喉肿痛, 是为使药。临床治疗不离主方,进而辩证加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辩证分析
症状:风燥伤肺属外感咳嗽的一种,其主要症状为:干咳,连声作呛, 喉痒,咽喉干疼,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有血丝, 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疼,微寒,身热等表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 黄,脉浮数或小数。
证候分析: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干咳作呛,喉痒,咽喉干疼;燥 热灼津则咽喉口鼻干燥,痰粘不易咳吐;燥热伤肺,脉络受损,故痰中带血。本 证多发于秋季,乃燥邪与风热并见的温燥,故见鼻塞、头疼、寒热、舌苔薄白或 薄黄、舌质干红少津,脉浮数等卫表不和,燥热伤津之征。
3预防调护
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月奏理御寒抗病能力,如有 感冒及吋就诊。对于反复感冒的患者,可口服用“玉屏风散“(黄茂、防风、白 术)来预防。
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戒除吸烟、嗜 酒等不良习惯,病室空气要新鲜,温湿度适宜,对风热犯肺及燥邪伤肺,室温宜 凉爽;燥邪伤肺及肺阴亏虚者,室内温度偏高,避免烟尘等刺激性气体伤肺。
平常易于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按摩面部迎香穴,每日3次,夜 间用艾条熏烤足三里穴,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注意起居饮食的调护,可依据病情选择适当食品如梨、莱卜子、山药、 百合、枇杷等。
4施护要点
4.1 一般护理
4.1.1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 岀,必要吋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4.1.2注意观察咳嗽声音、吋间、性质、节律和咳出痰的性质、颜色气 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发纟甘、汗出等伴随症状。
4.1.3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1.4观察痰的颜色及性质:如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吋,立即报 告医师,配合处理。
4.1.5年老久病体弱者,痰不易咳出,出现体温骤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