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SB SSMD-ISE工程服务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ASB SSMD-ISE工程服务部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PAGE
PAGE 2/ NUMPAGES 1
典型案例分析
多场景规划建模,指导4G资源精准投放
安徽电信无线网优中心 胡靖
【摘 要】安徽电信4G网络已覆盖市区、县城及重点乡镇,在城区覆盖深度上不如竞争对手,高铁未专项覆盖,高速未连续覆盖。本文选择深度覆盖、高铁、人流量大的交通干道三类场景,探索室分创新覆盖思路、高铁穿透损耗、站轨距、站间距以及交通干线站点的功率设置、站间距和天线选型,并通过试点将结论在全省推广,实现覆盖质量与投资效益双提升。
【关键字】深度覆盖高速高铁 穿透损耗 站间距 站轨距
【问题现象】
2015年6月,安徽电信LTE一期和二期工程结束,覆盖目标由城区广度向城区深度、高速高铁、重点乡镇等人流量集中区域扩展。通过拉网评估,对标竞争对手,我省4G网络在城区深度覆盖、高速高铁、重点乡镇、人流量大的重要道路等局部区域覆盖弱于竞争对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区深度覆盖不足
室分的规模仅为移动的1/2,目前4G深度覆盖多数区域仍依靠室外站覆盖,而城区室外站规模为移动的1/3。
二、高铁未连续覆盖
我省当前已建成的有合蚌、合福、合宁、合武、京沪、宁安6条高铁,总里程1324公里,移动采用专网覆盖,约1300个站点,电信未做专项覆盖,仅开通合蚌高铁54个试验站,其他路段主要依靠周边乡镇站点兼顾覆盖。经实际测试,电信高铁4G信号覆盖率为58.2%,移动为92%。
三、人流量大的重要交通干道
安徽电信一期、二期工程只覆盖到传统乡镇,乡镇交通干线仅依靠沿线重要乡镇站点兼顾覆盖。2015年初数据表明,非城区站点仅为移动站点数的28%,电信5000个,移动17766个。
【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上述三个场景,通过理论推算、实际网络试点及评估结果、业务发展、客户感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标竞争对手,开展规划建模,实现“一深、二优、三拓、四连”,即重点场所室内加深覆盖;城区、景区质量做优;市区、县城、乡镇外围拓展;高铁、高速、国道、省道连续覆盖。
一、深度覆盖难题
城区道路、一般建筑主要依靠室外宏基站覆盖,大型建筑室内通过利旧C网室分或新建单路室分覆盖。深度覆盖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如何快速定位深度覆盖不足的楼宇
(二)对现有的CDMA室分系统改造能否满足LTE室分深度覆盖的需求
(三)对于有信号深度覆盖需求且站址难获取的场景,如:闹市街巷、繁华商业区、高层住宅小区等,如何采用灵活的方式快速建网
(四)对于容量有深度覆盖需求的场景,如校园、大型场馆、shopping mall、商圈,如何解决覆盖与容量问题。
二、高铁覆盖难题
安徽电信C网800M虽然已基本覆盖高铁,1.8G频段覆盖高铁目前没有经验可寻。高铁覆盖主要有三大技术难点:
(一)多普勒频移带来的接收机解调性能恶化,列车行驶方向与信号传播方向的夹角(θ)越小,频偏越大。
图1:高铁多普勒频移
(二)新型全封闭高速列车带来的高穿透损耗,入射角θ越小,穿透损耗越大,θ越大,穿透损耗越小。
(三)超高速带来的重叠覆盖不足及频繁切换:时速350km/H运行时,每10秒左右将进行一次小区间切换,频繁的小区切换将导致速率下降、用户感知降低。
图2:高铁切换频繁
如何有效破解以上三大难题,是高铁覆盖创新点所在。
三、人流量大的重要交通干道规划
站间距规划:为保证高速、国道、省道、市到县道路的连续覆盖,需探索基站最佳的功率参数设置、单站覆盖最大距离,合理规划LTE交通干线站间距。
天线选型试点:现网市区与乡镇均采用65°水平波瓣角天线,为最大限度提升基站的覆盖性能,需探索不同水平波瓣角天线覆盖效果。
【解决方法】
一、深度覆盖创新建模
(一)快速定位深度覆盖不足需建设解决楼宇
由传统的“扫楼”测试方法转换为基于“MR”大数据分析、竞争对手覆盖情况、电信建设情况、3/4G流量等多维度分析,从覆盖必要性、业务必要性、竞争必要性三大方面综合评估加权,快速输出2094个室内弱覆盖建筑。
(二)LTE与C网室分1:1合路可行性研究
从室分系统链路预算模型、设备输出功率、参数设备等方面分析,在馈线损耗上,L网与C网多损耗3-4dB/百米;无源器件损耗800-2600M损耗无差异;天线增益L网比C网增益高1-3dB;距离天线口10米处,L网比C网自由空间损耗多6-7dB;遮挡损耗以砖混墙为例,L网比C网损耗高5-7dB。
图3 室分链路预算影响因素
根据链路预算分析,结论如下:
1、C网信源多为20W或40W直放站,LTE室分系统建设采用与C网信源1:1合路的方式,能够满足LTE覆盖需求。
2、当C网信源为宏站或RRU时, LTE室分系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