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假腔的转归形式.ppt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假腔的转归形式.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假腔的转归形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大血管疾病研究诊治中心 黄连军 材料和方法 : 典型夹层介入治疗2年 307例(2002年4月-2009年1月) 年龄:49.5±10.4岁(24~74岁) 男268例,女39例 影像检查方法:主动脉全程CTA 观察指标: 真腔、假腔直径和总直径 观察层面:5个平面 胸降主动脉近、中、远段 腹主动脉近、远段 材料和方法 Level 4 Level l Level 2 Level 4 Level 5 Level 3 定义:假腔消失: FL≤5 mm; 假腔增大: FL增大≥5 mm 材料和方法 统计方法: 同一层面不同时间点的各腔直径变化 重复资料的方差分析 术后假腔消失影像因素的分析: 按术后2年以上假腔是否消失分为2组 连续性变量(10个):t检验 计数资料(14个):X2检验 P0.05的单因素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 结 果 临床结果:(307例TEVAR) 随访时间:57.1±24.4月(0.2月~106月) 失访:12例(3.9%) 术中无死亡 术后随访死亡16例(30天内死亡4例)(5.2%) 8年累计生存率:94.8%。 假腔转归形式 假腔消失 假腔血栓化 假腔缩小 假腔扩大 假腔重构 结 果 A B 术前 结 果 TEVAR术腹主动脉段,假腔增大 C D 术后28月 术前 MR 2007年6月15日 2009年12月7日复查CTA 结 果 假腔完全消失:18例(5.9%) 支架段假腔消失:204例(66.4%), 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支架段假腔消失率:69.2%、47.1%、71.4%、 支架段假腔血栓化或消失:279(91.2%) 讨 论 胸降主动脉的变化 : 明显重构: 假腔减小;真腔增大;总直径减小 变化时间: 第1年内变化显著 2年后胸降主动脉各腔直径均无显著变化。 结 果 假腔变化(cm) 降主近段:2.49 → 0.63 降主中段: 2.21 → 0.71 降主远段:2.10 → 1.22 腹主近段: 1.59 → 1.53 (P=0.130 ) 腹主远段: 0.99 → 1.14 (P=0.000 ) 术后第1年平均年变化率: -2.01、-1.46、-0.81、-0.06、0.10cm/y 术后第2年平均变化率: -0.05、-0.09、-0.05、0.02、0.05 cm/y a e b c d f g h i j k A TEVAR术后主动脉假腔直径变化 主动脉不同节段假腔的变化: P=0.000 结 果 主动脉不同节段真腔的变化: m n o p ql r tl sl u v w 1 TEVAR术后主动脉真腔直径变化 B 主动脉各段真腔: (cm) 降主近段: 1.72 → 3.27 降主中断: 1.34 → 2.67 降主远段: 1.23 → 2.05 腹主近段: 1.32 → 1.63 腹主远段: 1.18 → 1.29 平均年变化率:(cm/y) 第1年:1.71、1.38、0.84、0.25、0.07 第2年:0.04、0.07、0.04 、0.04、0.03 P=0.000 结 果 主动脉不同节段总直径的变化: 主动脉各段总直径变化: (cm) 术前→术后2y Level1:4.22 → 3.90 Level2:3.55 → 3.38 Level3:3.33 → 3.27 Level4: 2.92 → 3.15 Level5: 2.17 → 2.43 平均年变化率:(cm/y) -0.69、-0.61、-0.36、0.13、0.04 P=0.000 结 果 假腔消失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B S.E. P值 OR值 OR值95%可信区间 术前假腔最大直径 -1.833 0.477 0.000 0.160 0.063~0.408 术后内漏 -2.367 0.726 0.001 0.094 0.023~0.389 变量 B S.E. P值 OR值 OR值95%可信区间 术前再破口数量 -1.924 0.638 0.003 0.146 0.042~0.510 支架段假腔消失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整个假腔吸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 论 腹主动脉的变化 各个腔变化平缓。 21.8%患者腹主动脉假腔增大 原因:血流经再破口灌注假腔 如何处理远端再破口,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讨 论 假腔吸收的影像因素: 本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假腔完全消失的独立影响因素: 再破口的数量 * 图 6 A、B:术前DSA示腹主动脉远端真腔几近闭塞; C、D:术后DSA示腹主动脉远端真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