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6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晚老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南北朝时期兵荒马乱的年代,并且做了杨坚的军师。这时,杨坚正在问策与我。 设计意图:在上课伊始,通过情境的设置,既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渴望。 【讲授新课】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 第一环节为“问策之废周建隋”。第二环节为“问策之灭陈一统天下”。第三环节为“问策之开皇之治”。第四环节为“问策之大运河的开凿”。 一、问策之废周建隋 [提出问题1]杨坚该不该废周建隋?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不该,因为这样做有违君臣礼仪,是大逆不道。 生2:应该,因为当时北周的皇帝??仅8岁,皇位能者居之。  “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提出问题2]杨坚是不是“能者”呢?请看《资治通鉴》对杨坚的评价“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 设计意图: 提供史料让学生学会分析,从史料中了解杨坚其人,增加教学内容的可信度。 教师过渡:杨坚是位贤才,他爱民如子,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所以我们认为他应该废周建隋。 [提出问题3]隋朝是怎样建立的?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北朝后期北方存在两个并立的政权:北齐和北周,在南方是陈。 生2: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北周末年,年仅8岁的周静帝即位,大权落到了外戚杨坚手中。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明白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是大势所趋,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问策之灭陈一统天下 [提出问题1]隋为什么灭陈?怎样灭陈?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材料,分析隋灭陈,统一全国的原因。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问。 [提出问题2]隋朝灭陈具备了怎样的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客观条件有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得到发展;陈朝政权的腐败。 生2:主观原因有隋建立后,注重经济发展;隋为灭陈作了准备。 方法引领:教师依据材料,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注重材料解析题做题方法的讲授,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隋统一全国的原因。通过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3]隋的统一,为什么说是“重新”统一南北呢? 设计意图:激疑,进行思维训练,抓住“重新”一词提问,可使学生读书时用心,边读边想,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 教师过渡:隋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那么,它的统一有什么意义呢?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材料,分析隋统一的意义。 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延续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使经济上同样繁荣的黄河、长江两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推动了民族融合,消除了南北经济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为唐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人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文帝统一南北所起的作用,其功绩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 [提出问题4]据材料归纳隋的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国家长时间的分裂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2: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奠定了基础。 生3:人民开始安居乐业,农业生产发展。 生4: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设计意图:隋完成统一的意义以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这样突出重点,也培养了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师过渡: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隋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在这种安定的环境中,人民辛勤劳作,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隋文帝在位期间,又有哪些作为呢? 三、问策之开皇之治 [提出问题1]隋统一后,何去何从?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材料和表格,展示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一 杜佑《通典》称:“隋氏资储遍于天下。……西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