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论《倩女离魂》的思想价值
[摘要]《倩女离魂》是元代杂剧大家郑光祖的代表作。此剧据唐人陈玄佑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写王文举与张倩女原系“指腹为婚”,但张母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被迫上京应试,倩女忧念成疾,灵魂离开躯体去追赶王文举,与之相伴多年。王文举中状元后,携倩女魂归至张家,离魂与病卧之身重合为一,遂欢宴成亲。《离魂记》本是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郑光祖巧妙地利用故事原有的情节,写出旧时代女子在礼教扼制下的精神生活。《倩女离魂》的思想价值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对后来汤显祖的《牡丹亭》影响较大。
[关键词]《倩女离魂》;戏剧结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
一、戏剧的结构
《倩女离魂》的剧情主要是围绕倩女对自由爱情与自主婚姻的追求而展开的,倩女坚定、大胆和执著的形象在戏剧的冲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矛盾在剧本的开始就已展开。倩女的母亲局限于封建观念,借功名门第欲干涉这对相爱青年男女的婚约;倩女则意志坚决地摆脱封建的母亲的控制,追求自由的爱情;深受礼教意识毒害的王文举也想获得他们的爱情,因此对倩女对爱情大胆的追求持有半迎半拒的一种态度。作者就是在这样的“相互关系”中刻画了一个打破封建世俗的倩女的形象。在“楔子”中,在察觉母亲的态度变化后,立刻表现出反抗的意念与决心。她不仅担心母亲的“间阻”,更为忧虑的是爱人的变心。她在折柳亭与王文举惜别时,王文举意气风发地说:“我若为了官呵,你就是夫人县君也。”然而倩女还是忧心忡忡,叮咛他“是必休别接了丝鞭者”;十分担心文举对她“取次弃舍,等闲抛掉,因而零落”。她宁愿不要富贵,也要守着爱情,“厮随着司马题桥,也不指望驷马高车显荣耀”。剧中由于倩女对爱情的强烈意识,魂魄离开了她的肉体,与王文举的封建礼教斗争的同时还要和母亲封建的功名门第的观念作斗争,这看似荒谬,但由于倩女对爱情专一的态度,精神状态过于集中,出现痴情幻觉,以致魂灵出壳。到第四折,结局很美好,“魂旦”和“正旦”会合。读者为剧情深为震撼,随即会觉得剧中离魂的一些言行合乎逻辑,得到了观众、读者的理解。作者巧妙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这也是《倩女离魂》在艺术上的重大成就,也体现了郑光祖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笔下的倩女与离魂,虽是一个人,但魂灵毕竟与真人不同。所以我们在看第二折《离魂》中,离魂的出场就写得轻飘飘的,真像幽灵在游弋。当王文举问她是怎么来的,她以唱回答:“你好是舒心的伯牙,我做了没路的浑家。你道我为什么私离绣榻——待同伊同走天涯。”王文举又问她是坐车来还是骑马来,离魂却不正面回答,只淡淡地说声“险把咱家走乏”。这里的“没路浑家”“同走天涯”和“险把咱家走乏”语意都很含混,使人感到它很符合灵魂的飘飘荡荡。郑光祖是元代后期享有盛名的语言大师。在这个戏里,不论是描写景物,还是抒发人物内心感情,所用笔墨都非常细腻但并不纤巧,文辞精美却不显雕琢。尤其是第二折,写离魂追赶江边与王文举相会这一段,曲词和宾白水乳交融,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组成了一篇结构严谨、意境优美、人物鲜明、情景交融的叙事诗。有些词句借用前人的描写秋景的名句,用得很妥帖,痕迹全无,其手法的高明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如:
[秃厮儿]你觑远浦孤鹜落霞,枯藤老树昏鸦。
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橹咿哑。
[圣药王]近蓼洼,望苹花,有折蒲衰柳老蒹葭。近水凹,傍短槎,见烟笼寒水月笼沙,茅舍两三家。
二、人物的形象
“有奇事,方有奇文。”(李渔《闲情偶寄》卷一)文艺作品总是通过个性反映共性,通过个别的事件来反映社会的本质,通过个别人物的特殊遭遇来反映生活的必然规律。一个剧本如果没有个性,没有具有特殊遭遇的、不同于其他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就必然成为情节平庸、“没有戏”的下乘之作。
倩女,是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中着力塑造的一个追求婚姻自由的妇女形象,也是郑光祖笔下刻画得最为成功的女性形象。一个灵魂、一个躯壳,一个在外飘游,一个在家卧病,彼此映衬,正好表现出封建社会中闺阁少女性格的两个方面:在封建礼教禁锢下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倩女的爱情是真诚而热烈奔放的。虽然她与王文举是“指腹为亲”的未婚夫妻,但由于封建伦理道德和束缚,很难见面。开始看到王文举,即被他激起了爱情之火,“他是个娇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帕香车楚楚娘,恰才貌正相当”。从此,便执著坚定地追求起自己的爱情来。《倩女离魂》的全部剧情就围绕着倩女的追求而展开,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表现出倩女的大胆、坚定和执著。在折柳亭送别时,王文举意气洋洋地说:“我若为了官呵,你就是夫人县君也。”张倩女却忧虑重重,叮嘱他“是必休别接了丝鞭者”,王文举走后,由于强烈的思念和深刻的担忧,倩女的生魂离开躯体,追赶上京应试的文举,并且直言不讳地对他说:“我背着母亲,一径地赶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