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旭粗犷花脸,细腻裘派.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方旭粗犷花脸,细腻裘派   方旭:男,汉族,1984年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于北京京剧院工作,宗裘派花脸,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嫡孙。自幼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师从杨博森、邓沐玮、宋昌林、张关正等老师学铜锤花脸,打下坚实基础。2009年进入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同年拜京剧名家孟广禄为师。其嗓音洪亮高亢、气力充沛、行腔委婉细腻、韵味醇厚,颇具方荣翔之神韵,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青年花脸演员。   擅演剧目有:《铡美案》《锁五龙》《探阴山》《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等。2008年,以《将相和》一剧荣获“第六届CCTV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高亢低回,声情并茂   裘盛戎先生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在4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丰富改造自己的表演艺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结合自身条件敢于突破,紧扣时代脉搏,把京剧花脸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是京剧史上继金少山先生之后,以净行挑班的第二位花脸演员。   方旭说,原来花脸的唱都是直腔直调,但裘先生在唱腔方面做了极大的创新。裘派唱腔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继承,在传统的唱法中,注重吐字、发音、气口等与情绪的配合,对各种板式均有特殊的处理;一方面是与琴师结合,共同创制许多新腔,包括板式、旋律和韵味。裘先生的嗓音高亮甜醇,润中略有沙音,善于运用较高部位如头腔、鼻腔和胸腔的共鸣,偶用炸音和宽半,也能饱满响堂。润腔方法细腻,气息运用合理,且从不平均地使用气力,而是突出抑扬顿挫的对比变化,在唱腔中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创造的一些新腔中,增加了低回婉转的温柔一面。   方旭学习裘派之时,感到裘派的声音特别难以掌握,尤其对于男孩儿来说。“许多唱民俗的、唱通俗的演员,嗓子条件很好,但裘派的戏唱不上去,它的调门唱起来非常高。”方旭这样说道。当然,唱腔除了高亢雄壮之外,难就难在还有婉转细腻的一面,这是裘派与众不同之处,也是裘派最大的魅力之一。例如裘先生的代表作《铡美案》,其唱腔蕴蓄着裘派艺术的深沉含蓄、细腻委婉、刚柔并济、明快豪放等特征,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公堂”一场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的唱段,更是脍炙人口。这个唱段的板式结构及唱腔唱法,各个流派之间大同小异。裘派区别于其他流派,主要是在吐字、发音、润腔、气口等细小然而却是至关紧要的演唱技巧上,裘派处理得更加细腻。   其实这种细腻完全是以戏为本、以戏中人物为根的。方旭举例道,同样是包公,裘派的唱腔在《铡美案》中和《赤桑镇》截然不同。《铡美案》唱段第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演唱时要求大气磅礴、声震四方。之所以这样演唱,为的是响彻全场,可以有力地表现出包拯正义在手、成竹在胸的庄严气度,同时才能很好地为下边的唱句蓄势。接下来的节奏比较平稳,旋律也没有过大的起伏。究其原因,在于此时此地的包拯,对陈世美抱有很大希望。他想通过良言规劝,开导陈世美,使之幡然悔悟,与秦香莲重新团聚,而不希望把事态扩大,矛盾愈趋尖锐。基于这种心情,包拯唱段的基调是晓以大义,良言苦口。其中虽也间或指出陈世美的严重错误及其可怕后果,但总的说来,态度比较平和,措辞也不甚严厉。因此,这段唱比较含蓄。到后来陈世美依仗权势,拒绝了包公的劝告。包公的感情激动愤怒起来,唱腔也随之激烈铿锵。   《赤桑镇》里包公的唱腔却截然不同,戏中包拯年幼失去父母,由嫂子吴妙贞抚养成人。侄子包勉任萧山县令,贪赃枉法,包拯秉公将其铡死。吴妙贞赶到赤桑镇,哭闹不休,责备包拯忘恩负义。包拯婉言相劝,说明“未正人先正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的道理。嫂娘虽懂得“公而忘私方算得盖世的忠良”,但失子之痛仍使她一时感情难以转弯。当嫂子吴妙贞抛出终老靠养的“撒手锏”,包拯真情告白:“劝嫂娘休流泪你免悲伤,养老送终弟承担,百年之后,弟就是你戴孝的儿郎。”一片诚心,苍天可鉴。   包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此时的唱腔充满了愧疚歉然和真情诚挚的韵味,让观众可以感受到包拯内心的纠结和痛苦,也让嫂子吴妙贞体会到他的难处和良苦用心,以至戏末叔嫂得以和睦如初。   博采众长,十净九裘   当今的京剧舞台上,但凡铜锤花脸大都宗法裘盛戎先生,正所谓“十净九裘”。虽说一个行当,若某个流派太过一枝独秀,可能引发流派单一、剧目单一的问题,但仅就一个流派而言,恰恰从侧面反映出它的强大,生命力何其旺盛。裘派在净行的兴盛,和裘盛戎先生自然分不开,他创立裘派之前,博采众长,吸收各家各派的优点为己用,说得上推动了净行的发展,可以说,他的裘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   裘盛戎的父亲裘桂仙工铜锤,一度嗓败,为名净何桂山操琴,故深谙何派的唱法,再度登台演出时乃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予以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何派唱腔方正坚实的特色,同时在表现人物的形与神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裘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