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docVIP

“比喻”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比喻”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化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自然科学,是一个充满美感的和谐体。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化学所蕴涵的美充分地显露出来,变为化学教学的美,就会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这就是化学教学的艺术性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些知识是抽象的,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呢?我们高一备课组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大胆设想、积极讨论,总要想出一些生动恰当的比喻来降低教学的难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运用恰当的比喻体现在教学中,使化学知识与比喻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某些难懂的概念,可增加趣味性,说服性,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记忆深刻.如:高一的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谈到的“电子云”是一个十分难以理解的概念,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抽象的知识,得在语言上下工夫:电子的运动速度快,黑点多的地方表示在这里电子出现的机会多,从图中看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近的地方密集,出现的机会多,而在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少。试问这样的描述,初次接触新知识的高一学生怎能不觉得云里雾里的?所以恰当的比喻就发挥了它的重要的作用了。老师补充道:“电子的运动快到什么地步呢?就有点象古时候人们舞剑,你只看得到剑周围的一团剑影,不能分辨剑上每一点具体在哪个位置。电子云,又有点象蜜蜂采蜜时,大家会看到蜜蜂总是多数聚集在花的花心,而离花心远的地方聚集的蜜蜂相对来说就要少一些。”这样,抽象的事物运用了比喻后,变得形象化了,有趣了,印象也深刻了。怎样才能恰当运用比喻呢?我们可以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化抽象为具体   氧化还原反应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中遇到的一个拦路虎,其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以及对应发生的反应和电子的得失的判断是难点,纯粹的机械记忆效果不佳。教学中教师可将该处知识归纳成六个字升失氧,降得还,利用谐音编成一个小故事:古代,汉伐匈奴,两军交战,汉军生(升)擒了匈奴的将领失氧,大获全胜,将(降)士终于得以还乡。学生记住这个小故事,就记住了氧化还原的规律。   高一学习的物质的量是学生遇到的另一个拦路虎。课本定义: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要理解这个定义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摩尔是单位。这里可以用类比方法,就像米是长度单位,秒是时间单位一样,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二是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科学实验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这就相当于通常的一打一群,是一个数的集合。   蛋白质和淀粉的不同之处,可以用串项链来比喻: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长链构成的。由于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排列方式不同,二十种氨基酸可以构成几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淀粉分子石油葡萄糖长链构成的,它的每个单元都相同。就如同我们串一条项链,假如只用相同颜色、相同大小的珠子串成的项链,就象是淀粉;而串一条蛋白质分子的项链就要用许多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珠子来做。用串项链这一形象的比喻,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滤纸和半透膜的区别常常用鱼网(或筛子)来比喻:网眼大的只能网住大鱼,网眼小的大鱼小鱼都能网住。滤纸好比是网眼大的鱼网,只能留住大于100nm的浊液颗粒;半透膜好比是网眼小的鱼网,1-100nm的胶粒和大于100nm的浊液颗粒都能留住。但是溶液中的微粒既能穿过滤纸,又能穿过半透膜,就像刚出生的小鱼不能被鱼网捞到一样。   二、化微观为宏观   物质结构是微观理论的基础,而原子结构又是物质结构的基点,在研究原子结构时,高中化学介绍了电子的运动的描述方法--电子云。在学习电子云的小黑点的涵义时,有部分学生往往对小黑点代表的是电子运动的痕迹产生歧意,认为小黑点代表电子。虽然教师讲解时一再强调,学生仍不能理解这时,如果选择一个恰当的比喻,问题就解决了:冬天下雪后,一切都是白的,无暇的,现在有人在雪地里踱步,一段时间后,雪地上留下了这个人的一串串足迹,而这种情况就可以看成是电子的运动.人为电子,足迹为小黑点,很多脚印只是人走过后留下的痕迹,并不能说是很多人。同样,小黑点只是电子在不同时间留在胶片上的痕迹,而不是电子。运用这个比喻,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电池教学中,形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这是为什么呢?教学中可以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微观反应过程,同时配合适当的比喻效果更好。如:两辆城市公交车到站,如果一辆车只有一个门,另一辆车有两个门,前门上后门下,同样情况下,哪辆车先完成乘客的交换?   学生自有亲身体验,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再如:对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相当于嫁女,孩子转移出去了,但两家确成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