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docVIP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   摘要:本文就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了某工程实例,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原理,计算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和温度应力,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混凝土浇筑完后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旨在为此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温度应力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一直是施工中的难题,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内外温差过大易引起裂缝,甚至会破坏混凝土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而大体积混凝土则更多地运用于建筑方面。但是作为浇筑基础底板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同于一般水工意义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预防其的温度裂缝问题,我们要做好分析,进一步控制好温度裂缝问题。   1工程介绍   某建筑工程地下2层,地上20层,建筑总高77.8m,主楼中心基础为桩基筏形基础,地下室面积1425m2,建筑面积23260m2;核心筒部分底板高度2.7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S10,一次性浇筑砼量约4000m3。工程结构设计选用了转换层形式。   2转换层结构概况   转换层结构形式:第四层顶板为一块实心混凝土整板,将上部17层结构荷载过渡转换到板下框架体系。转换层标高17.1~19.1m,板厚2.0m,转换层面积723m2,板内上下各两层设纵横双向Φ32mm、@200mm×200mm钢筋网片;中间又有两层Φ22mm、@200mm×200mm钢筋网片;网片间@600mm×600mm,设Φ22mm立筋,混凝土总量1610m3,混凝土采用C50的商品混凝土。板下框架柱网尺寸:8.6m×8.8m~8.4m×12m不等。   转换板按施工组织设计分两层浇筑,2m厚C50混凝土转换板分二次浇筑,第一层先浇0.8m厚,等它达到90%设计强度后,再浇第二层1.2m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0.8m厚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不超过25℃的混凝土。   3裂缝控制所需材料及技术要求   该工程施工期在六月上旬,测得当地日平均温度在21℃左右,一般来说混凝土温度的最高峰值出现在浇筑后的第三天,对混凝土浇筑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差要控制在25℃以内,否则会因为温度差和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裂缝。为此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指标提出如下要求:(1)采用降低水泥用量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的绝对温升值,可以使混凝土浇筑后的内外温差在可控范围,这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特殊要求。(2)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水泥水化热测定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3)采用5~40mm颗粒级配的石子,控制含泥量小于1.5%。(4)采用中、粗砂,控制含泥量小于1.5%。(5)混凝土在满足泵送要求的坍落度的前提   下,最大限度控制水灰比。(6)掺AEA微膨胀剂。   3.1采取双掺技术配置混凝土   (1)掺高效减水剂,使混凝土缓凝,要求初凝时间大于9h,以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使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减少;(2)加AEA微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补偿混凝土收缩;(3)保证混凝土浇筑速度,不产生人为冷缩;(4)设加强带,在加强带处微膨胀剂掺量增加14%。   3.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1)底模:除因模板支撑结构需要,满铺木枋外,在木模板上满铺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一层竹胶板;在浇筑前三天,浇水湿透;   (2)在三层与转换板之间,四周用塑料编织布围护,使板下形成温棚,减少空气流动,达到保温作用;   (3)在浇筑混凝土表面12h后,加塑料薄膜一层、麻袋二层覆盖;   (4)设温度测试点,在有代表性的位置设测温点,随时了解混凝土浇筑后开始升、降温情况,随时准备增、减覆盖物;   (5)加强对混凝土的保养,不断观察混凝土保湿状况,定时浇水保湿。   在浇筑第二层1.2m厚混凝土3d后,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56℃,更要加强保温保湿措施。考虑到第一层混凝土板对上面第二层温度变形的约束,除认真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外,该板结构设计在1.2m厚板下400mm处,设一层Φ22mm、@200mm×200mm的钢筋网片,以防止上层混凝土变形时拉裂下层混凝土。   4混凝土结构不同部分温度计算方法   4.1混凝土温度的计算   (1)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W×Q0×(1-e-mt)/cr,   其中: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W—每立方米水泥用量,W=540kg;Q0—每千克水泥最终水化热量(J/kg),28d的累计水化热,Q0=460440J/kg;c—混凝土比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