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题: 1.白居易讽谕诗的内容. 2.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点 3.元白诗派 4 .新乐府诗及理论主张 * * (二)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内容 (三)白居易诗歌赏析 (一) 新乐府诗的理论主张和元白诗派 (四)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五章 白居易与新乐府 主讲人:翟满桂 第一节 新乐府诗理论主张和元白诗派 一、元白诗派 中唐诗坛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以重写实,尚通俗为特征 。 元稹,字微之,洛阳人,生性激烈,功名欲望甚强。早年与白居易一起向宦官权贵斗争,一再遭到贬谪,后一度做到宰相。元稹和白居易是诗歌唱和的好友。他的《乐府古题序》、《叙诗寄乐天书》等,对新乐府运动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他的《新题乐府》十二首,都反映了人民痛苦的生活。其中《田家词》全是农民激愤的话,反映了人民的情绪,是他作品中最优秀的乐府诗。另外,《织妇词》: “东家头白双儿女,为解挑纹嫁不得”。是江陵一带的真实写照。《连昌宫词》:是一首有名的长篇叙事诗,又是一首典型的写实讽谕诗。是在白居易《长恨歌》影响下写成。借宫边老人之口说出安史之乱前后盛衰的变化。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作为一位典型的才子型作家,元稹不仅性能才高,而且风流多情。他年轻时曾有过艳遇,创作了《莺莺传》传奇和《会真诗三十韵》,此后又写下了大量艳情诗,内容多是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如《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格调轻快而又低回缱绻,一往情深。 元稹又是一位开拓写情题材而对后世产生影响的诗人。悼亡诗:悼亡妻韦丛《遣悲怀三首》全是对亡妻生前身后琐事的描写,却寄寓了人间至情。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二、白居易与新乐府诗歌的理论主张 (1)强调诗歌“感人心”的巨大力量:“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未有声入而 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与元九书》) (2)明确诗歌创作的正确目的:“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 书》),“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 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上以 纫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喻”( 《策林》六十八)。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正式提出的,指的 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3)恢复古代采诗制:“选观风之使,建采诗之官, 俾乎歌咏之声,讽刺之兴,日采于下,岁献于上也” (《策林》六十八)。 (4)艺术上要求主题鲜明,通俗易懂,朴素质直,便 于歌唱:“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 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 ”(《新乐府序》)。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 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 后迁居下圭(今陕渭南县)。祖父和父亲都 是明经科进士。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二节 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 一、白居易的生平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 界线。前期是“兼济天下”的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的时期。 前期(45岁前): “兼济天下”时期 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二十九岁前,漂泊、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苦读书; “日读赋,夜读 书, 间又读诗” 他读书讲究方法。 二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十九岁时入长安考中进士;三十二岁与元稹同授校书郎;三十六岁时被宪宗擢为翰林学士;三十七岁时拜左拾遗(谏官)。“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提出了一系列的进步主张,他主张节用爱民,劝农桑利万民。却因此触犯了大贵族和宦官的利益,引起了皇帝和当道者憎恨。元和五年请求外调,授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三年的谏官生活,使白居易对社会政治有了更广泛、深刻 的认识,对统治集团的上层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除了直言 诤谏以外,同时写作了大量的诗歌来帮助他的政治斗争。这是 他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观刈麦》、《长恨歌》、《秦吟》、 《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这些诗有力地揭露了政治的黑暗, 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元和元年四月至九年冬(42岁),因母丧而回乡守制三年。 生活环境的改变,使白居易有余暇对往昔的作为和整个人生进 行认真的思考,他早就存在着的佛、道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对 政治的热情开始减退。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元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