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1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代表作有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等。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五) 、隋唐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在继承魏晋以来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画家和作品,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 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此外,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题材广阔、场面宏大、人物造型生动、色彩瑰丽。 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它以描绘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 《步辇(niǎn )图》是阎立本的原作,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珍宝。《步辇图》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 。 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为”画圣” ,这是他的《天王送子图》。 (六) 、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使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名家辈出,其中,风俗画是当时最大的亮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片段。 (七)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代表作有元代的王冕《墨梅》、明代徐渭《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元代王冕的《墨梅》 明代徐渭的《黄甲图》 清代郑板桥的 《墨竹图》 完 中国古代艺术 书法 绘画 一、什么是书法?   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特点: 1、实用性: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品德。 2、艺术性:书法家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     进行艺术创作。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郑燮(xiè ),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石、松、菊。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   颜真卿,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安史之乱时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龙”字欣赏 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从殷商的甲骨文起至唐楷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法的发展。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的形体可以分成篆、隶、楷、行、草五种,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二、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一) 、古文字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二) 、隶楷阶段: 隶书、楷书 甲骨文 甲骨文特点: 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没有定势。 金文 在甲骨文之后,出现了新 的字体,这种字体多是铸在青铜器上,故称为铭文或钟鼎文,也叫金文。 这种字体盛行于西周,其产生时代和甲骨文相差无几。但与甲骨文相比,它的成熟度已大大提高。 篆书  又称籀(zhòu )文,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小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书同文”。 秦 李斯 峄(yì )山石刻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   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的复杂,秦代的狱吏程邈(miǎo )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