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文本欣赏 1、 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谢眺的诗《渲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天际识归舟。” 三、文本欣赏 几首诗都刻画了一位楼头思妇的形象: 她的夫婿为了宦游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不得不离乡别井,远适他州。家中的妻子往往长年累月牵肠挂肚,得不到行人半点消息。她只能登上小楼,眺望远方,寻求一丝半缕未必可以得到的慰藉,结果是毫无例外的失望。 这位楼头少妇如今正在紧靠栏杆,满眼噙着泪水,呆呆地向前遥望。由于朝思暮想,也由于不断的失望,她简直柔肠寸断了。 三、文本欣赏 2、 最后两句重复“春山”二字,这春山是倚楼远望的闺中人穷尽目力所能及的地方,又是她的想象所到的极限,因为再远一些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就无从悬想了。然而行人偏偏越过了这春山,也就是越出了她的目力和想象能力所及之外,这样,她便已经无能为力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倚那危栏呢?远行的夫婿如此地替闺人着想,就更显得感情的深厚,以及别离的苦痛了。这正是结句之能如此感人的原因。 三、文本欣赏 范仲淹[苏幕遮]云:“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一向被人认为是相类的名句。它们的特征在于,将情景融成一体,在想象中更进一层。斜阳已远,而芳草更在斜阳之外;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就更其令人不能为怀。与这种表现手法可以比较的,则是作家们有时又不从想象而从事实着笔。 张潮《江南行》云:“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三、文本欣赏 刘采春《罗喷曲》云:“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本以为他在江水边,谁知道却跑到凤凰山去了。本以为他在桐庐,想不到却从广州来了信。这叫人的感情怎么追得上他的脚迹呢?一写想象,一写事实,但其由于景的扩大而增加了情的容量,则正相同。 杨慎《词品》拈出它与石曼卿诗句“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相较,认为意境相近。 四、课堂拓展 1、背诵这首词。 2、课外阅读相关书籍,思考为什么欧阳修堪称宋代文坛的领袖,其对诗文革新的贡献有哪些。 踏莎行·欧阳修教材 谢谢 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 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 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 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请输入内容 2 1 3 4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欧阳修 踏莎行 欧阳修 踏莎行 作品赏析 作者介绍 文本概览 课堂拓展 2 1 3 4 一、文本概览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思考:词的主题及特色。 一、文本概览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作品,上片从离者角度描绘春光抒写游子离别之情,下片从居者角度写楼头思妇的相思苦痛。 选取景物巧妙,此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模式,融写景抒情为一体。词风柔婉秀丽,浸染着丝丝哀愁,这种哀愁贯穿上下片,意脉流畅。 二、作者介绍 1、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 欧阳修一生宦海沉浮,曾任西京留守推官,又降谪夷陵,知谏院,又由龙图阁大学士降知滁州,知扬州。仁宗嘉佑六年(1061),欧阳修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达到了仕宦生涯的顶点。宋英宗即位后,欧阳修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宋神宗即位不久,欧阳修受到诬告,由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出知毫州(今属安徽)。神宗熙宁元年(1068),转兵部尚书,徙知青州(今属山东) 二、作者介绍 熙宁三年,又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就在这一年,他改号为六一居士。由于与当政者意见不和,欧阳修累次上奏章要求退休,熙宁四年,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他这年七月,他退居颖州(今安徽阜阳),第二年,即熙宁五年,六十六岁的欧阳修辞别人世。 他这一时期写的自传《六一居士传》中,云“藏书一万卷,集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