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
5.2 城市动物
城市动物(urban animal):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
城市野生动物:与人类共同在城市环境中而不依赖人类喂养,自己觅食的动物,含原地区残存下来的野生动物和从外部迁徙进入城市的野生动物。
5.2 城市动物
在野生小型兽类中,唯一能在城市中定居繁衍的只有鼠类。
5.2 城市动物
5.2.2 城市鸟类的区系与群落
城市环境对城市鸟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栖息环境的恶化和丧失。
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无限扩张、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工厂林立、烟囱栉比、河床束窄,空气污染等问题,使得昔日的湖泊、沼泽、苇丛、林木、河漫滩等景观大多不复存在或正在缩减,引起鸟类数量的减少。
5.2 城市动物
5.2.3 城市的有害昆虫区系与群落
城市有害昆虫包括:蜚蠊、蝇类、蚊类等。
城市蝇类有一定的生态分布特点,城市蝇类来源,除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能孽生外,许多生产单位(包括豆制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及饲养场等)都为蝇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5.2 城市动物
城市各种蝇的孽生空间分布与孽生物质有关,蝇对孽生物的选择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人粪类 、禽畜粪类 、腐败动物类 、腐败植物类 、垃圾类
5.2 城市动物
5.2.4 城市土壤动物
城市化使城市下垫面发生深刻变化,大量建筑物的耸立及地面的硬化,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均发生改变,致使土壤动物区系及微生物区系等随之发生变化。
5.2 城市动物
5.2.5 城市户养动物
城市户养动物包括人类观赏、“伴侣”以及科学实验的动物,有各种观赏鸟、猫、狗、水生动物和供实验用的鼠、猴等。
在这些户养动物中,城市动物园是提供观赏动物的集中地 。
除了城市动物园外,户养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鸟类,其中人工放养的鸽甚多。
5.2 城市动物
5.2.6 城市动物与人的关系
1. 城市动物可作为环境质量的评价依据
从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某些动物的数量减少或消失可预示城市环境质量,也可从某些动物的出现或增加来反映城市环境的变化。
5.2 城市动物
2. 城市动物的危害
破坏城市的生产和经济建设(鼠啃坏电线等)
传播各种疾病(鼠疫、霍乱、狂犬病等)
3. 人对城市动物的影响
人对城市动物区系的变化起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5.2 城市动物
(1)人干扰野生动物,既能控制有害野生动物数量,又能保护有益野生动物的生存;
(2)人向城市引入户养动物;
(3)一些外来的野生动物进入城市;
(4)这些动物在城市里形成新的食物链。
5.3 城市微生物
5.3.1 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
空气中微生物来源很多:
尘土飞扬可将土壤微生物带至空中;
小水滴飞溅将水中微生物带至空中;
人和动物身体的干燥脱落物;
呼吸道、口腔内含微生物的分泌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飞溅到空气中等。
5.3 城市微生物
空气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霉菌、放线菌等。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它们是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是空气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大气污染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
5.3 城市微生物
1.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
由水体、土壤及生物生长活动,并由气流、尘埃、土粒等搬运而进入大气。
2.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主要来源是人、动物和植物。
5.3 城市微生物
在人类的传染病中,室内空气传播是主要的途径,其传播方式有三种:
(1)尘埃:尘埃是空气中微生物的重要载体。
(2)飞沫:飞沫小滴中的细菌、病毒,可以从人传染给人。
(3)飞沫核:是较小的飞沫蒸发后剩下的核心。
5.3 城市微生物
5.3.2 水中的微生物群落
水中微生物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土壤、植物、动物和人。
生活于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有细菌、病毒、真菌、藻类以及钩端螺旋体和原生动物等。
5.3 城市微生物
水是传染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水传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原生动物、蠕虫、霉菌、螺旋体等。
城市各地各类水中病毒含量,随污染情况而异,和卫生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及疾病流行情况有关。
5.3 城市微生物
5.3.3 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能提供微生物需要的全部营养和环境条件。
土壤——微生物天然培养基
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藻类、螺旋体和原生动物。
细菌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大、种类繁多且功能多样的类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教材适用】2025秋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清单(1).pdf VIP
- 冶金行业概况介绍.pptx VIP
- WS∕T 225-2024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pdf
- 专题07 标点符号六年级语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期末复习清单.docx
- 《手术室查对制度》课件 .ppt VIP
- 2408 操作手册.pdf VIP
- 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SoC芯片受益.pdf VIP
-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边缘AI浪潮已至,AISoC赋能终端奋楫争流.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