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技术 一、物体操作评定 1、定义 对言语尚未获得、并对事物及事物状态的概念尚未形成的儿童,观察其操作物体的表现,评价其对事物及其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岁半~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生理年龄超过6岁半但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评定量表或专项评定工具(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 S-S法)、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格赛尔言语发育评定分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检查第四版、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等);镶嵌板、各类实物及图片等。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延迟反应:用小玩具引起患儿的兴趣后用毛巾盖住,观察其能否掀开毛巾找出玩具。 (2)形状辨别:利用镶嵌板让患儿辨别图形。 (3)积木:利用积木堆高、并列、搭隧道。 (4)描线:乱点、画垂直线、画圆等。 (5)投小球:检查者将小球一一给予患儿并令其放入面前的小盒子或杯子里。 5、评定标准 (1)与发育年龄不相符的无目的的操作行为如物品舔咬、摇动、敲打等,可疑障碍。 (2)是否能通过操作行为表达自己的要求。 6、注意事项 (1)评定前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及相关专业情况,家庭环境、养育及康复史等。 (2)选择安静、宽敞、安全、充满儿童所喜爱的气氛的房间中进行,避免干扰。 (3)根据患者的情况,事先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用具)和顺序的准备。 (4)测验前应对家属说明测验目的、要求及主要内容,以取得同意及充分合作。 (5)检查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检查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是否合作,是否疲劳等。 (6)检查中不仅要记录患者反应的正误,还应记录患儿的原始反应。 (7)患者状态不佳、不能配合检查时,不得勉强继续检查。 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1、定义 观察患儿对符号和指示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表达,评定其语言发育水平。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岁半~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生理年龄超过6岁半但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第一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此阶段对物品的抓握、舔咬无目的性,例如拿起铅笔不能书写而是放在嘴里舔咬等。 (2)第二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对于事物也能够理解,对事物开始概念化。 1)技能型操作:事物、配对事物、镶嵌板。 2)匹配:用物品匹配示范项,如将积木放入装玩具箱内。 3)选择:他人出示某种物品作为示范项,儿童从几个选择项中将与示范项有关的物品选出。 (3)第三阶段—事物的符号:此阶段为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开始分化。 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可用手势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 2)言语符号:可用言语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象征性符号的幼儿语、任意性符号的成人语。 (4)第四阶段—句子,主要句子成分:能将某事物、事态用2~3个词组合练成句子。 1)两词句:包含四种形式:属性(大、小)+事物、属性(颜色)+事物、主语+宾语、谓语+宾语。 2)三词句:包含两种形式:属性(大、小)+属性(颜色)+事物、主语+谓语+宾语。 (5)句子结构:能理解三词句表现的时态和语态:1)主动语态,如乌龟追小鸡;2)被动语态如小鸡被乌龟追。 5、评定标准 以S-S法检查为例评定标准如下: (1)实测阶段低于实际年龄水平阶段可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各阶段与年龄的关系见表8-1-1。 表8-1-1 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及年龄可通过阶段 年龄 1.5岁- 2.0岁- 2.5岁- 3.5岁- 5-6.5岁 阶段 3-2 语言符号 4-1 主谓+动宾 4-2 主谓宾 5-1 语序规则 5-2 被动语态 (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实际年龄3岁以上儿童。分为ABC三个主群: 1)A群(言语符号未掌握):言语符号理解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低于3-1阶段。 2)B群(表达言语困难):言语符号理解可,但表达困难,词句理解高于4-1阶段。 3)C群(比实际年龄落后):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高于3-2阶段。 (3)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可以确立训练目标。 1)A群以获得言语符号(理解)与建立初步的交流关系目标,先建立符号理解再形成基础性概念,重点是首先导入手势语、幼儿语等象征性较高的符号。 2)B群训练目标为掌握与理解水平相一致的语言表达能力。此时训练应与理解性课题共同进行,还要将语言符号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是将手势语、口语作为有意义的符号实际性地应用,在表达基础形成的同时从手势符号向言语符号过渡。 3)C群训练目标是扩大理解与表达的范围。要进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