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1、定义 观察患儿对符号和指示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表达,评定其语言发育水平。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岁半~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生理年龄超过6岁半但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第一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此阶段对物品的抓握、舔咬无目的性,例如拿起铅笔不能书写而是放在嘴里舔咬等。
(2)第二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对于事物也能够理解,对事物开始概念化。
1)技能型操作:事物、配对事物、镶嵌板。
2)匹配:用物品匹配示范项,如将积木放入装玩具箱内。
3)选择:他人出示某种物品作为示范项,儿童从几个选择项中将与示范项有关的物品选出。
(3)第三阶段—事物的符号:此阶段为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开始分化。
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可用手势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
2)言语符号:可用言语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象征性符号的幼儿语、任意性符号的成人语。
(4)第四阶段—句子,主要句子成分:能将某事物、事态用2~3个词组合练成句子。
1)两词句:包含四种形式:属性(大、小)+事物、属性(颜色)+事物、主语+宾语、谓语+宾语。
2)三词句:包含两种形式:属性(大、小)+属性(颜色)+事物、主语+谓语+宾语。
(5)句子结构:能理解三词句表现的时态和语态:1)主动语态,如乌龟追小鸡;2)被动语态如小鸡被乌龟追。
5、评定标准 以S-S法检查为例评定标准如下:
(1)实测阶段低于实际年龄水平阶段可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各阶段与年龄的关系见表8-1-1。
表8-1-1 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及年龄可通过阶段
年龄
1.5岁-
2.0岁-
2.5岁-
3.5岁-
5-6.5岁
阶段
3-2
语言符号
4-1
主谓+动宾
4-2
主谓宾
5-1
语序规则
5-2
被动语态
(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实际年龄3岁以上儿童。分为ABC三个主群:
1)A群(言语符号未掌握):言语符号理解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低于3-1阶段。
2)B群(表达言语困难):言语符号理解可,但表达困难,词句理解高于4-1阶段。
3)C群(比实际年龄落后):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高于3-2阶段。
(3)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可以确立训练目标。
1)A群以获得言语符号(理解)与建立初步的交流关系目标,先建立符号理解再形成基础性概念,重点是首先导入手势语、幼儿语等象征性较高的符号。
2)B群训练目标为掌握与理解水平相一致的语言表达能力。此时训练应与理解性课题共同进行,还要将语言符号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是将手势语、口语作为有意义的符号实际性地应用,在表达基础形成的同时从手势符号向言语符号过渡。
3)C群训练目标是扩大理解与表达的范围。要进行提高理解方面的训练,同时也要进行表达、基础性过程等各侧面的平衡训练,还要导入符合水平的文字学习、数量词学习、提问与回答方面的训练。
6、注意事项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