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利用各种光辐射能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常用光线为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
一、红外线疗法
1、定义 应用电磁波谱中的红外线部分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红外线疗法。红外线为一种不可见光线,波长为0.76~400um。根据波长可将红外线分为短波红外线(0.76~1.5nm)和长波红外线(1.5~400um)。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亚急性及慢性损伤和炎症、浸润块、硬结、肠粘连、肌痉挛、电刺激及按摩前准备、主被动功能训练前准备等。
(2)禁忌证:急性损伤、化脓性炎症、循环障碍、局部皮肤感觉障碍、血栓性深静脉炎、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水肿及出血倾向、老弱年幼患者等。
3、设备与用具 红外线治疗仪、保护眼睛用纱布或生理盐水棉球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治疗前准备:检查灯泡、辐射板有无碎裂,灯头安装是否牢固,支架是否稳妥。接通电源,使灯头、灯泡预热5~10分钟。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2)治疗时操作:移动灯头,距治疗部位20~50cm不等,使灯头中心对准病患部位,以患者有舒适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每次治疗20~30分钟。
(3)治疗结束:移开灯头,检查皮肤,拭去汗水。
5、注意事项
(1)头、面、肩、胸部治疗时患者应戴墨镜或以布巾、纸巾或浸水棉花覆盖眼部,避免红外线直射眼部。
(2)治疗部位有伤口时应先予清洁擦净处理。
(3)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得随意挪动体位或拉动灯头,以防烫伤。
(4)治疗过程中如出汗过多,感觉头晕、心慌等应适当加大灯距。治疗后休息、饮水。
(5)神志昏迷者或局部有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瘢痕者治疗时应适当加大灯距或关闭部分灯泡,以防烧伤。
(6)多次治疗后治疗部位皮肤可出现网状红斑和色素沉着。
二、紫外线疗法
1、定义 采用紫外线治疗患者的方法。紫外线指是在紫光外,波长范围为400nm~100nm的不可见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疖、痈、蜂窝织炎、丹毒、乳腺炎、淋巴结炎、静脉炎、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皮下淤血、急性关节炎、急性神经痛、肺炎、体腔急性感染、溃疡等。光敏治疗适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等。
(2)禁忌证: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急性湿疹、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血卟啉病、色素沉着性干皮症、皮肤癌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光过敏症。
3、设备与用具 紫外线治疗仪,洞巾,石英导子等。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生物剂量测定:患者初次照射前应先测定其生物剂量(或用20人的平均值)。
1)测定部位一般选下腹中线旁侧、上臂内侧,以下腹部测定为多。
2)患者取合适体位,将测定器固定于所测部位,其余部位遮盖好。测定时,常用的灯距为50cm。
3)待紫外线灯发光稳定后,将光源垂直对准测定器,酌情可按每隔5秒、10秒或15秒依次抽动插板照射各孔,直至6孔全部照射完毕。
4)照射后6-12小时观察测定部位,以出现最弱红斑孔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如在照射后24小时观察,则以尚存最弱红斑的前一孔(此孔红斑已消失)的照射时间为一个生物剂量。
5)如照射后6个孔均未出现红斑或全部出现红斑,则应适当增减每孔照射时间,重新测定。
6)测定生物剂量时局部皮肤避免刺激,以免影响生物剂量的准确性。
7)以同等条件测得20名以上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成年人的生物剂量,求出平均值,即为该灯的平均生物剂量。每隔3~6个月重复测定1次,更换灯管时亦须重测。
(2)局部照射操作方法:
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将光源垂直于照射中心,非照射区用治疗巾遮盖。
2)照射创面﹑溃疡或有脓液﹑痂皮的部位时,应先洗清创面。照射面积应包括病灶周围正常组织1~2cm。对某些需要用大剂量照射的边缘不整的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可用凡士林保护。
3)调整好照射距离,按照治疗要求的红斑等级计算照射时间。
4)治疗完毕,将灯迅速移开,从患者身上取下治疗巾。
5)下一次照射时应按照前次照射范围进行照射,不得超过原照射野的边缘。
6)由于人体皮肤对紫外线照射有适应性,所以一部位连续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剂量应予增加。增加的剂量一般为上次剂量的0~30%,以达到治疗要求的红斑强度为度。3~5次为一疗程。
7)严重的表浅炎症或坏死组织多的伤口可采用中心重叠照射法,中心部位用强红斑量或超红斑量照射,病灶周围5~10cm范围内用红斑量或弱红斑量照射。
(3)体腔照射操作方法:
1)将腔内导子(石英玻璃)经75%乙醇浸泡30 分钟后,用无菌纱布拭干。
2)按医嘱选好石英导子,置入腔内,对准或直接接触病灶照射。
3)治疗剂量一般以皮肤生物剂量的2~3倍计算(或在粘膜上测定之生物剂量计算)。
4)隔日或每日1次,5~10次为一个疗程。
5、注意事项
(1)治疗中应准确掌握照射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