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协同日夜相伴—以患者为中心的慢阻肺管理.pptx

快速协同日夜相伴—以患者为中心的慢阻肺管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快速协同,日夜相伴——以患者为中心的慢阻肺管理01慢阻肺管理需结合患者的治疗需求主要内容02关注患者减轻当前症状的治疗需求CONTENTS03关注患者降低未来风险的治疗需求慢阻肺管理需结合患者的治疗需求——减轻当前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每天不能正常生活,每次急性加重还要拖累家人。药一直在用,但病情还是越来越重,我这病是不是已经没治了 ?......您是否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类似患者?老张男,72岁, 从18岁开始吸烟慢性咳嗽、咳痰20多年被诊断为慢阻肺5年近几年有多次病情恶化、急性加重的经历,严重时需要住院,最近刚因急性加重住院治疗一直感到心情抑郁早上起床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穿好衣服和去洗手间洗漱,不能出去散步、买菜,也不能接送孙子上学放学,平地走几步路就会有接不上气来的感觉每天吸入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SABA病情加重时,需使用抗生素和口服激素治疗以上模拟病例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在中国,存在大量类似的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一项在全国11家三级医院门诊连续就诊的749例慢阻肺患者中进行的回顾性调查。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全国11家医院进行多中心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698份。GOLD气流受限严重程度,C、D组比例:63.8%2GOLD综合评估C、D组患者比例:81.6%11. 孙丽娜等-中华医学杂志 2015;95(8) :570-5762. 陈亚红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10):750-753基于2014年医保数据库分析:急性加重期后,只有30%的患者转入门诊稳定期治疗急性加重期转入门诊稳定期急性期后N=25,509N=3,840N=13,10611%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将中国城市分为1-6类。转入门诊比例1类城市2类城市3类城市4类城市三级医院72%39%25%24%二级医院62%29%15%8%一级医院62%35%25%19%1类城市:北上广2类城市:主要为省会城市3类城市:主要为地级市4类城市:主要为县级市医院分布急性转稳定2014 全国医保数据库抽样分析60%的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后即终止治疗对慢阻肺疾病进程的认识在不断演变健康状况慢阻肺病程:传统观念慢阻肺病程:当前临床观点慢阻肺病程:更新的临床观点感染或其他形式急性加重功能受损FEV1(%25岁时测定值)45岁戒烟持续吸烟并对疾病易感致残完全依赖他人65岁戒烟功能死亡死亡时间(单位未定)年龄(岁)死亡月Giacomini M, et al. Ont Health Technol Assess Ser. 2012;12(13)1-47慢阻肺患者不重视急性加重后稳定期规范治疗可能源于缺乏良好的疾病认知一项循证分析中,从诊断到日常生活、到急性加重,直至临终期,回顾了经验性定性研究中慢阻肺患者、看护者和医护人员的体验。慢阻肺患者通常因急性发作初次就诊接受治疗,而非慢性早期症状。患者可能未将反复急性加重归因于疾病进展,而将其视为由活动、环境因素、自我管理不力或感染所致的暂时病情波动。急性加重出院后,患者又可能对疾病、预后等产生新的不确定性。患者可能将从急性加重的恢复视为慢阻肺病情改善,而这种暂时改善很可能掩盖总体健康水平的下降趋势。在余生很长、未确定的时期内,这种发病模式还将持续存在健康状况良好好日子和坏日子模式患者自我感觉“正常”患者自我感觉发病感觉 经常发病:获知疾病诊断坏日子急性加重带来濒临死亡的感觉和对其的恐惧感当某一天突然不能呼吸时,死亡会突如其来时间 (期限是“余生”)死亡Giacomini M, et al. Ont Health Technol Assess Ser. 2012;12(13)1-47对已接受稳定期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仍需改善一项在中国11个中心进行的多中心、观察性、横断面研究(NIS),了解中国慢阻肺患者对日常症状变异性的感知情况。共入选1032例年龄≥40岁的门诊患者,其中1058例提供有效数据。平均年龄64.9岁,80.9%为男性,平均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为预计值46.5%。仅在症状出现或加重时用药不知道如何及何时用药遵照医嘱在起床前用药Lu M, et alRespirology 2014;19 (Suppl. 3),:129慢阻肺急性加重出院后30天内及时开始维持治疗与31-180天延迟维持治疗相比,再次急性加重风险更低一项研究中,采用慢阻肺相关住院或急诊管理数据库的资料,比较出院后30天内和31-180天开始维持治疗的患者,二者之间随后1年再次发生急性加重和慢阻肺相关费用的情况。维持治疗药物包括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和其他药物。共包括6521例有慢阻肺住院或急诊的患者,其4555例接受及时维持治疗,1966例接受延迟维持治疗。延迟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