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工艺要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炼焦工艺要求 要将煤炼成合乎要求的焦炭,就需要工艺方面的调节,包括:配煤比、堆密度、煤料的细度、炉温、结焦速度、炭化室内的压力等,都应调节的恰到好处,才能确保焦炭质量。 一、原料(即煤) 1.煤料的粒度 要求入炉煤<3mm的量占80—90%,但<0.5mm的量应在40%—50%之间。粒度越小,配煤混合就越均匀;但过小,一方面,粉碎机消耗得也就越大;另一方面入炉煤粉含量也越高,污染大,还易恶化焦炉操作,如煤料堆密度下降,上升管堵塞,焦油渣含量升高等。 2.煤料的水分 力求稳定,保持在9—11%。 水分过低,煤尘增多,堆密度降低;水分过高,使结焦时间增长,损坏炉体从而降低焦炉产量;水分过高、过低都会给捣固带来困难。 3.堆密度 堆密度越大,结焦过程的膨胀压力就越大,越有利于粘结,增大焦炭强度;生产相同质量的焦炭,增大堆密度,在配煤方面就可适量增加弱粘煤,能适当降低成本,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配煤比 配煤对焦炭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 二、工艺条件 1.炼焦速度 适当提高炼焦速度,可以加宽胶质体存在的温度区间,使焦炭的强度有所提高。 2.炭化室内的压力 吸气管正下方的炭化室的压力在结焦末期保持在4.9Pa左右,炭化室内的压力在任何时候都为正压,这样即对炉墙有利(不会因吸入空气,烧掉炉墙上所结的石墨,进而烧坏炉砖,造成炉墙串漏),也对焦炭质量有利(吸入空气后,与红焦反应,将焦炭烧掉,使焦炭的灰分增加)。 三、生产流程 1.煤—焦炭流程: 配好的煤运入煤塔后,从煤塔放煤口分批漏入煤槽捣固成煤饼后由装煤机托煤板送入炭化室。 煤料在炭化室中高温干馏,焦饼中心温度达到1000±50℃时煤饼变成熟焦炭,由拦、推焦车摘掉两侧炉门后,推焦杆将成熟的焦炭从机侧向焦侧推出,经导焦槽落入熄焦车中,熄焦车接过后将红焦快速驶入熄焦塔,启动熄焦泵用水将红焦熄灭后,送至凉焦台20~30分钟,经筛焦分级后进入焦仓。 2.荒煤气——净煤气流程 装入炭化室中的煤料在结焦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荒煤气。 经炉顶空间集合后(气体温度约800℃左右),通过上 升管桥管,水封阀进入集气管。桥管、集气管内装有氨水喷头,将煤气冷却至80—100℃,然后借鼓风机吸力经吸气弯管进入吸气管至回收车间。经回收车间提取净化后的煤气——净煤气部分输入回炉煤气管送回预热器到地下室的煤气主管,再经支管、横管、四通管、砖煤气道分配到各个火道底部加热使用,剩余部分作民用煤气及其它利用。 3.氨水流程 集气系统冷却氨水用泵从循环氨水池中供给(称循环氨水),通过氨水管线送至氨喷嘴,冷却后的氨水在集气管汇合经焦油盒、吸气管、气液分离器再回到氨水循环池中。 4.空气——废气流程 加热燃烧用空气,一是利用烟囱的吸力经处于上升状态废气开闭器进风口吸气,再经相应小烟道,上升状态蓄热室(预热空气)、再经斜道进入燃烧室上升火道,与煤气混合后燃烧。燃烧后产生的废气经上部跨越孔吸入相联下降火道,大部分经斜道、下降状态蓄热室、小烟道、下降状态废气盘、分烟道、总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出,一部分废气经火道下部的废气循环孔又回入上升火道,来冲淡煤气浓度而拉长燃烧火焰,辅助高向加热。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