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的生物化学讲解;;重点难点; 肝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肝存在肝静脉和胆道系统双重输出通道
肝具有丰富的肝血窦
肝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如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过
氧化物酶体等和丰富的酶体系
; 肝系多种物质代谢之中枢
生物转化作用
分泌作用(分泌胆汁酸等)
排泄作用(排泄胆红素等);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Function of Liver in Material Metabolism);(一)回顾:肝内主要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1. 饱食状态
肝糖原合成 ↑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回顾: 肝内进行的脂类代谢途径主要有哪些?; 消化吸收; 分解; 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激素的灭活 ( inactivation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生物转化的概念; 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1. 单加氧酶系是氧化异源物最重要的酶
;※ 加单氧酶的基本特点
能直接激活氧分子,使其中一个氧原子直接加入底物分子中形成羟化物或环氧化物,另一个氧原子则被NADPH还原为水,故又称为羟化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产物:羟化物或环氧化物
举例:
;多环芳烃的
生物转化过程; CYP是目前已知底物最广泛的生物转化酶类; 黄曲霉素B1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 单胺氧化酶类氧化脂肪族和芳香族胺类
单胺氧化酶 ( monoamine oxidase, MAO )
(1) 存在部位: 线粒体内
(2) 催化的反应 : 催化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基生成相应的醛类;3. 醇脱氢酶与醛脱氢酶将乙醇最终氧化成乙酸; 肝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icrosomal ethanol oxidizing system, MEOS);;(二)硝基还原酶和偶氮还原酶是第一相反应的主要还原酶
;(三)酯酶、酰胺酶和糖苷酶是生物转化的主要水解酶;(四)结合反应是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1. 葡糖醛酸结合——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结合反应
;;2. 硫酸结合也是常见的结合反应
;3. 乙酰基化是某些含胺类异源物的重要转化方式
; 4. 谷胱甘肽结合是细胞应对亲电子性异源物的重要防御反应
;5. 甲基化是代谢内源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6. 甘氨酸主要参与含羧基异源物的结合转化
; 转化反应的连续性
反应类型的多样性
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年龄、性别、营养、疾病及遗传等对生物转化产生明显影响; 许多异源物可诱导生物转化的酶类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一、胆汁可分为肝胆汁和胆囊胆汁 ;;1. 按结构分;(1)游离胆汁酸
;(2)结合胆汁酸
;2. 按来源分
; 初级胆汁酸 ;鹅脱氧胆酸;1. 初级胆汁酸在肝内生成
部位: 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
原料: 胆固醇
关键酶:胆固醇7α-羟化酶
;合成过程:复杂;2. 次级胆汁酸在肠道由肠菌作用生成 ;3. 胆汁酸肠肝循环概念:;; 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四)胆汁酸的生理功能;甘氨胆酸的立体构型
;第四节; 胆色素 ( bile pigment ) 是铁卟啉类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
;一、胆红素 ( bilirubin ) 主要源于血红素的降解;二、血红素加氧酶和胆绿素还原酶催化胆红素的生成 ;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胆红素的空间结构赋予其疏水亲脂的特性;胆红素立体结构示意图;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有3种同工酶:HO-1、HO-2和HO-3。;
;四、胆红素在肝内质网结合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并泌入胆小管; 胆红素
+
UDP -葡糖醛酸;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的结构
;理化性质; 排泄;五、胆红素在肠道内转化为胆素原和胆素;胆素原与胆素的生成反应; 胆素原的肠肝循环的概念:肠道中有少量的胆素原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重吸收的胆素原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 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
;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一)正常人血清胆红素含量甚微;(二)黄疸根据病因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
;1.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转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2.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损伤,其摄取、结合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3. 阻塞性黄疸: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