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铁矿勘探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攀枝花铁矿勘探史 ? 攀枝花铁矿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地质工作可以分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早期地质调查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详细地质勘探两个阶段。? ?早期调查 ?攀枝花铁矿已知的最早记载,见于1912年出版的《盐边厅乡土志》,其中写道:“磁石(磁铁矿),亦名戏(吸)石,产白水江(即今金沙江)边,能戏(吸)金铁。” ?1936年常隆庆、殷学忠调查宁属矿产,在攀枝花倒马坎矿区见到与花岗岩有关的浸染式磁铁矿,并在《宁属七县地质矿产》一文中论及:“盐边系岩石,接近花岗石。当花岗石浸入时,……金铁等矿物浸入岩石中,成为矿脉或浸染矿床,故盐边系中,有山金脉及浸染式之磁铁矿、赤铁矿等。”1937年“七七”事变后,沦陷区的大专院校和地质机构内迁,地质人员集中于西南后方,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工作。到攀枝花矿区进行地质调查并提出报告的,有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的三批地质工作者。 ?一批是资源委员会川康铜业管理处探矿工程师汤克成等。1940年6月,汤克成及助手姚瑞开奉资源委员会川康铜业管理处之命,到宁属调查矿产。他们在从盐边返回会理途经攀枝花时,于山谷间见有多量铁粒,踵其源,发现铁矿露头,因之以10余天的时间履勘了攀枝花及倒马坎两矿区,并略测地质图各一幅,推算两矿区的磁铁矿和磁黄铁矿储量为1000万吨左右,并写成《西康省盐边县攀枝花倒马坎一带铁矿区简报》。1942年,汤克成与刘振亚、陆凤翥等奉资源委员会西康钢铁厂筹备处之命,再次到攀枝花矿区进行勘测,经过20天的野外工作,测制了攀枝花矿区1/5000地质图、倒马坎矿区1/2500地质图,写出了《盐边攀枝花及倒马坎矿区地质报告》,认定铁矿成因为岩浆分异矿床,估计铁矿储量可达4000万吨。 ?另一批是西康技艺专科学校采矿教授刘之祥和国民西昌行辕地质专员常隆庆。1940年他们受西康省建设厅的派遣,从8月17日到11月11日对宁属地质矿产进行了调查。2人在西昌行辕主任张笃伦之子张凯基及4名卫兵的同行下,由西昌出发,途经河西、盐源县、白盐井、梅雨铺、黑盐塘、黄草坝、永兴场、盐边县、新开田、棉花地、弄弄坪等地,于9月6日到达攀枝花村。一行人员在攀枝花村驻扎数日,对尖包包、营盘山(兰家火山)、倒马坎等矿区的磁铁矿及硫黄铁矿露头进行了勘察,以罗盘仪、气压表、皮尺等简单仪器做了测量,绘制了地形和地质草图,在铁矿露头处照了像。返回西昌后各自分别整理资料并发表了矿产调查报告。 ?1941年8月,刘之祥用中、英两种文字印行了《滇康边区之地质与矿产》论著。文中写道:“此次则限于宁属南部之康滇边区……费时八十七日,共行一千八百八十五里。”“矿产方面,则发现弄弄坪之沙金矿,及他处之煤、铜、铁等矿,……最有价值者,当属盐边县攀枝花之磁铁矿。”“攀枝花海拔一千四百八十五公尺,位于盐边县之南东,距盐边县九十七公里,在弄弄坪以东十四点七公里处,农民有十余家。”“总计尖包包与营盘山二处磁铁矿储量共为一千一百二十六万四千吨。” 1942年6月,常隆庆在《新宁远》杂志调查报告专号发表了《盐边、盐源、华坪、永胜等县矿产调查报告》。文中说:“攀枝花在盐边之东南二百一十里,新庄之东六十里,位于金沙江北岸之倮果十里,系一小村。海拔一四三○米。有农民十余家。四周皆小山、丘陵起伏,有小溪自北高山流水来,向东南经倮果之西而入金沙江。……村北有二山对峙,两山相连,而中隔一沟。东侧之山为营盘山,高出地面约四百米;西侧之山较低,为尖包包,两山坡面皆甚陡峭,山顶则颇平坦,磁铁矿出露于两山顶之上……”。“总计营盘山及尖包包二处铁矿之储量,共为八百六十五万二千吨。其露头甚佳,极易认识,本地人民亦知山下有矿,惟该地森林地带极远,如建设之炼铁厂,则燃料取给显难,故历来无人经营。然该矿之天然条件则甚优越,试登矿山西望,则永仁纳拉箐大煤田中群山历历可数,南望金沙江俯瞰即是……其位置之优越在已知各铁矿之上,有首先经营之价值。” 再一批是宁源实业公司的探矿工程师戴尚清等。早在1938年,雷祚文、袁复礼、戴尚清、任泽雨等即受宁源公司之邀调查了永仁、会理、华坪、盐边等地煤、铁、铜矿产的分布情况。1939年袁复礼、苏良赫、任泽雨等亦曾到攀枝花、倒马坎铁矿区绘制了地质草图,认为两矿属侏罗纪接触矿床估计攀枝花矿区储量为 8000万吨以上,倒马坎矿区为5000万吨。1941年探矿工程师雷祚文又奉宁源公司之命,在戴尚清的工作基础上复勘攀枝花磁铁矿,认为矿藏极丰。 攀枝花矿区经过上述三批地质人员进行查勘、报道之后,立即在地质界引起轰动,不少地质工作者纷至踏来,进行考察踏勘。 1941年3月,中央地质调查所李善邦、秦馨菱到达攀枝花,测制了矿区地形图,进行了地表调查,利用磁秤探测,并雇用民工挖掘一些明洞,对营盘山、尖包包、倒马坎3个矿区的矿层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采集了矿样,著有《西康盐边攀枝花倒马坎铁矿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