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电厂大坝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范围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范围
火电厂灰坝。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溃坝、漫坝、重大环境污染。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DL/T 5245-95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45-2006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定
SDJ336-89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T 5178-200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03-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L210-98 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
SL60-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大唐集团制〔2005〕151号 公司火电厂灰场安全监察管理办法
大唐集团制[2005]140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
危险因素值安全评价对照表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表O.3.1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L值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
10
1、已贮灰标高超过设计贮灰标高;或造成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都不满足设计要求。
2、无灰坝位移、沉降观测装置、浸润线测量装置或排渗水系统。
3、坝体护坡大面积坍塌。
4、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会出现深层滑动痕迹。
5、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或无排渗水系统,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
6、山谷灰场及有洪水汇入的滩涂灰场没有保持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符合设计标准的防洪容积。
7
1、坝体变位未进行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或测点位置或数量不符合标准。?如:山谷灰场标点桩应布置在大坝最高处、设排水管处及地形地质变化较大地段的横断面上,观测横断面不宜少于3个,每个横断面上标点不宜少于3个。平原和滩涂灰场需设置变位观测设施时,应按地基及堤高情况布置观测点,每个横断面不少于2个。
2、对影响灰坝安全和防洪渡汛的缺陷、隐患及水毁工程,仅实施临时性的工程措施。
3、坝前无干滩,或坝前干滩小于设计长度。
4、灰管出口冲刷坝坡、灰管泄漏冲刷坝体或雨水集中汇流冲刷坝坡等情况。
5、在下游坝脚管理范围内有取土、开洞情况。
6、坝体渗漏或坝体护坡局部坍塌。
7、坝体有裂缝、错位、隆起、塌陷等变形。
8、干灰场未配备必需的喷洒设施。
9、大风扬尘(水平能见度小于10m的天气现象)。
10、排洪系统部分堵塞或坍塌,排水能力有所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11、在坝体有修建码头、渠道和堆放杂物、晾晒粮草的情况。
12、坝体有流土、蚁穴、兽洞等。
13、灰坝汛期出现过高水位运行。
5
1、灰场贮满,停止使用后,没有及时覆土。
2、坝体护坡局部坍塌及时修复、加固。
3、灰坝排水点的设置不合理,坝前局部无干滩。
4、灰场酸罐渗漏。
5、灰场排水PH值超标。
6、灰坝澄清水区水位小于0.5m。
7、灰水回收系统不能连续正常运行。
2
1、坝体出现水平位移和沉降,无发展趋势,不影响灰坝的正常运行。
2、坝下有渗流溢出点,及时采取措施。
3、坝前的存灰沉淀及灰面上升不均匀。
4、灰场排水系统不畅通,坝前干滩较难控制。
5、存在其它一般性问题。
灰场总容积与坝高因素E值对照表
表O.3.2 灰场总容积与坝高因素E值对照表
E值
灰场总容积与坝高因素
10
山谷坝:总容积V1×108m3; 或 最终坝高70m。
平原坝:总容积V0.1×108m3。
8
山谷坝:0.1×108m3总容积V≤1×108m3; 或 50m最终坝高≤70m。
平原坝:0.1×108m3总容积V≤1×108m3。
6
山谷坝:0.01×108m3总容积V≤0.1×108m3;或 30m最终坝高≤50m。
平原坝:总容积V0.1×108m3。
2
低于上述标准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表O.3.3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C值
危险严重度因素
10
特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10人及以上者。
9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3至9人,或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
8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2人,或死亡和重伤5人至9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500 至 2000万元。
7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1人,或重伤2人至4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0 至 500万元。
6
重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至100万元。
5
轻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至10万元。
3
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至2万元。
2
轻微疾病症状;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万元以下。
管理抵消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