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货两用电梯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范围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范围
客货两用电梯。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坠落、失控、冲顶、越轨。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7588—1995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10058-88 电梯技术条件
GB10060-93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10055-1996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
国务院令第37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危险因素值安全评价对照表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表V.3.1 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
L值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
10
1、客货两用电梯未检验取证。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达禁用通知书。
3、客货两用电梯无以下安全装置,如制动器、限速器、门联锁装置、上、下限位装置等。
4、客货两用电梯架体稳定存在隐患,如架体严重变形、严重腐蚀,架体与固定连接部件松动等。
5、客货两用电梯无接地接零保护及避雷装置。
6、客货两用电梯的钢丝绳在10倍直径的长度范围内断丝根数大于总根数的5%。
7、客货两用电梯最近一次的维护、检修,由不具资质的单位进行。
8
1、客货两用电梯或超期未检验。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
3、客货两用电梯极限开关失灵,当梯笼运行超出限位开关和越程时,极限开关不能切断电源使梯笼停车。
4、客货两用电梯的断绳保护装置失灵,当梯笼失控时不能将梯笼制停。
5、客货两用电梯的限速器失灵,当梯笼超速时不能将梯笼制停。
6、客货两用电梯的安全装置动作时,设在安全装置上的安全开关不能将电机电路断开,制动器抱闸。
7、客货两用电梯的传动小齿轮和安全装置小齿轮安装不牢固,没有达到设计中规定的正确啮合位置。
9、客货两用电梯的电缆严重变形、龟裂老化,局部露出导电部分。
10、客货两用电梯底笼周围2.5m处未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出入口的栏杆无闭锁装置。
6
1、客货两用电梯年检合格,但存在问题未及时整改。
1、客货两用电梯装有手动紧急操作机构时,制动器不能手动松闸。
2、在任何情况下各小齿轮与齿条在齿高方向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齿高的1/4,各小齿轮与齿条在齿宽方向的位置偏差应不大于齿宽的1/3。
3、客货两用电梯的运动部件与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设备(如脚手架等)之间的距离小于0.25m。
4、客货两用电梯的制动器无防止润滑油和水侵入设施。
5、客货两用电梯的电缆规格、容量,不能满足启动和正常工作中的电流。
6、电梯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不平整牢固。
7、客货两用电梯腐蚀严重。
8、客货两用电梯没有配备消防器材。
5
1、客货两用电梯无设备名牌或名牌无法辨认,操作位置未标明控制元件的用途和动作方向,或无法辨认。
2、客货两用电梯操作上、下的接触器电气闭锁失灵。
3、客货两用电梯顶部的安全出口门不能闭锁客货两用电梯的启动,或安全出口封死。
4、客货两用电梯层门锁紧装置及其附件安装在人员容易接触之处,能造成人员误碰。
5、装设在阴暗处或夜班作业的客货两用电梯,没有在全行程上装设足够的照明和明亮的层站编号标志灯。
6、客货两用电梯梯笼内空净高小于2m,梯笼顶部及除门之外的侧面围护不全。
2、客货两用电梯的层门或停层栏杆有能突出到吊笼的升降通道上。
3
1、客货两用电梯自动关闭滑动层门或折迭层门关门时产生剪切作用。
3、客货两用梯没有悬挂限载重量和承载人数的标志。
2
1、自然灾害或未知领域引起的事故。
2、存在其它一般性问题。
客货两用电梯运行时间因素E值对照表
表V.3.2 客货两用电梯运行时间因素E值对照表
E值
客货两用电梯运行时间频率因素
10
客货两用电梯连续长时间运行累计≥8小时。
6
每天客货两用电梯运行时间累计约4小时。
5
客货两用电梯8小时内间断运行时间累计约3小时。
4
客货两用电梯8小时内间断运行时间累计约2小时。
3
客货两用电梯每月间断运行时间累计约8小时。
2
偶尔使用。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表V.3.3 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
C值
危险严重度因素
10
特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10人及以上者。
9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死亡3至9人,或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
8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2人,或死亡和重伤5人至9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500 至 2000万元。
7
未构成重大人身伤亡的死亡事故(死亡1人,或重伤2人至4人);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0 至 500万元。
6
重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0至100万元。
5
轻伤事故;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至10万元。
3
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1至2万元。
2
轻微疾病症状;财产、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2万元以下。
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
表V.3.4 管理抵消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