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医学知识宣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脂肪心显微学改变 (五)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主要是心瓣膜的炎症,常见的是风湿性心内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其病变主要位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有赘生物形成。 早期风湿性心内膜炎不致猝死,引起猝死者多伴有心肌损害与严重的瓣膜变形,发生心力衰竭所致。 细菌性心内膜炎,除了严重感染外,主要是由于瓣膜破坏,心肌损害造成心力衰竭,或发生致命性栓塞,包括冠状动脉栓塞以及脑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引起猝死。 案例 段某,男,26岁,工人。有风湿性心脏病史,经治疗痊愈后,一直参加重体力劳动。死前两日患感冒,但仍坚持上班工作。在上厕所大便时,突然晕倒抽搐后死亡。 剖验:见心脏增大,于变形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上有赘生物附着。系因主动脉瓣上的赘生物脱落后形成脑动脉栓塞致死。 (六)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由于炎症,最终导致狭窄或关闭不全。处于代偿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与生活,当过度疲劳或精神激动,可以失代偿而猝死。 (七)主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较多见,主要发生于腹主动脉,局部膨出,大者直径可达10cm,破裂后导致猝死。 案例 沙某,女,56岁,家务,有高血压病史。某日晨与其夫吵架时,突感胸骨后剧痛,并向背部放散,恶心呕吐,排稀便一次。求医分别诊断为“金属性毒物中毒”、“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剖验:结果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急性心包积血480毫升。 (八)肺动脉栓塞 来自下肢静脉、盆腔静脉、右心的血栓,可随血流到达肺脏;按其大小而栓塞于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如果栓子大,阻塞发生于主干,或有较多小栓子,阻塞了多数肺动脉分支,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心肺反应,甚至造成猝死。 (九)心包疾病 心包炎时由于渗出液不断增多,或慢性纤维组织的缩窄,均可压迫心脏及大血管。舒张期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相应下降,依赖增加心率来代偿。当过度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时,则失代偿而猝死。 案例 高某,男,38岁,三轮车夫,独身。某日白天蹬车,傍晚收车回家,次日未上班,被人发现时已死。 剖验:系因急性风湿性心包炎,致心包腔内蓄积渗出液420毫升后,压迫心脏而死。 呼吸系统疾病猝死 1、急性咽喉炎 2、急性喉头水肿 3、喉部肿瘤 4、支气管哮喘 5、肺出血 6、大叶性肺炎 7、支气管肺炎 8、流行性感冒肺炎 9、腺病毒肺炎 10、间质性肺炎 11、肺气肿和气胸 12、肺水肿 13、休克肺 14、肺栓塞及肺梗死 15、吸入性肺炎 16、其他 1、肺炎 肺炎在小儿猝死中占首位,主要发生于1岁以下小儿。死前可毫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喷嚏、咳嗽、流涕、轻泻等,死亡比较突然。主要为支气管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偶有症状不明显,无及时治疗,可在灰色肝样变期死亡。另一种爆发型大叶性肺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因严重毒血症,可在红色肝样变期发生中毒性休克死亡,也称休克型大叶性肺炎。 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系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猝死多由于支气管堵塞所致的窒息或由于肺过度扩张引起的急性右心衰竭。 案例 应某,男,50岁,医生。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某日突然发病,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逐渐加重,被急送医院抢救,不到三小时死亡。 剖验:见呼吸道粘膜苍白水肿,平滑肌肥大,有较多嗜酸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管腔内积满粘液。推测死者系因支气管哮喘发作,致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3、肺结核性疾病 肺结核是慢性疾病,一般不引起猝死,与猝死有关者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猝死与以下并发症有关: 1、心力衰竭 2、咯血 3、窒息 4、气胸 案例 何某,女,31岁,家务。曾患过肺结核。某日晚其夫下班发现她已死在炕上。因地上有多处血液,疑为被害。 剖验:右肺上下叶有结核性空洞,并发大出血,血液堵塞气管及支气管而至窒息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病,尤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多见,癫痫、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和脑脓肿也可致猝死,脑动脉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引起的猝死则比较少见。 1、脑出血 脑出血又称“脑中风”。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破裂所致。根据脑出血的部位,可分为:大脑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 案例 王某,男,42岁,工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被同车间工人周某破口大骂,晚间主动到周某家交换意见,正在交谈中,忽觉头痛、迷糊、恶心、并呕吐一次,被迅速送回家后,症状加重,并出现烦躁不安及昏迷等症状,经送医院急救无效而死亡。因死前说过在周家喝一碗茶水后开始难受的,疑被毒害。 剖验: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瘤后破裂,致左侧外囊及大脑外侧裂处出血。  死亡机制:   1.冠状动脉狭窄和心电紊乱   2.合并症   3.血栓形成   4.心脏破裂   5.心肌纤维化   在冠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