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第一节
传播的特性 :形态多样性 时空遍布性 行为伴随性 极端重要性
传播定义 :所谓传播就是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信息 :即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信息 ,物质 ,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传播为形式 ,信息为内容 ,两者密不可分
与信息形影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 生物传播和人类传播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并不是广义的传播 ,而是其中一部份 ,即人类传播
传播的定义 :广义 :系统传受信息的行为 ,狭义 :人传受信息的行为
第二节
从符号的角度 ,把传播分成口语 ,文字 ,图像 ,实物 语言传播 ( 口语 ,文字 ) 非语言传播 (图像 ,实物 )
人类传播 :二分法 :亲身传播 ,大众传播
四分法 :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 :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 ,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
大众传播的优点 ;快 ,广 ,多 ,好
缺点 :反馈不及时 ,不直接 ,不充分
人际传播特点 :人自身 +机械化 ,规模 :少数人 ,空间小 ,周期不规则 ,角色 ,随时可以替换 ,反馈灵活 ,信息不规范
组织传播 :人自身 +机械化电子化媒介 ,规模特定 ,较多数人 ,空间中 ,周期较规则 ,角色有所规定 ,反馈有点困难 ,
信息较规范
大众化传播特点 :手段机化 ,电子化媒介 ,规模不特定 ,多数 人 ,空间 ,大 周期规则 ,角色固定 ,反馈十分困难 ,信
息规范
模式 :文字模式 图像模式 数字模式
传播的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 社会系统模式
线性模式 :5W 拉斯韦尔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说 ,取得什么效果
5W 贡献 :
首次较为详细 ,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
率先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R 布雷多克 7W 在 5W 的基础上加了 情境 动机
控制论模式 :其主要贡献在于明确变 :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 ,引入反馈的机制 ,从而更客观 ,更科学地反映了
现实的传播过程
社会系统模式 :个人层面 ,组织层面 社会层面
从功能性分为 传播可分为工具性和消遣性
李普曼 人生活在两个环境里 现实环境 虚拟环境
托马斯公理 :如果人将某种状况作为现实把握 ,那状况结果就是现实
自我达成的预言 :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面开展行动 ,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为现实
第二章
威尔伯,施拉姆 创办了世界上和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 1947 年,创办了最早的传播研究所,是第一
个被冠以传播名称,并能授予学位的学术单位
传播学缘于欧州 ,诞生在美国
拉斯韦尔与 5W 模式
勒温与把关人理论
霍夫兰与劝服研究
拉扎斯菲尔与两级传播理论
李普曼与 舆论学》
施拉姆是传播学领域的创始人
传播 学两大流派: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
1997 年,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出版 ,是国人试图推进传耿学本土化的一次尝试
2002 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 CAC选举张国良为首任会长,这是中国传播学界建立的第一个学
术共同体,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三章
人类传播大致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网络
传播时代
口语特点:口语具有表述的自由性
口语传播主要依托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
口语使用的声音符事情,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
口语传播的意义
增强人际沟通,维系社会,促进思维,传承文化
语言体现了媒介最基本的功能,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重大的里程碑
文字传播特点
克服了口语的转瞬即逝性
克服了物理空间和距离的局限
文字记录的精确性
印刷传播时代
德国工匠古登保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告字金属活字排版印刷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对信息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