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HH综合征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诊疗指南
概述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Hyperornithinaemia-hyperammona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S)是由位于13q14染色体上编码线粒体鸟氨酸转运蛋白的SLC25A15基因(603861)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鸟氨酸转移蛋白1(ornithine transporter 1,ORNT1)缺乏,导致尿素循环功能障碍。HHHS是一种具有高度临床变异性的异质性疾病,轻型临床表现为学习困难和轻微神经系统受累症状,重型表现为昏迷、嗜睡、肝脏体征和癫痫发作。新生儿期发病的患者具有严重的临床表现,除此之外,没有证据表明发病年龄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病因和流行病学
鸟氨酸是一种碱性氨基酸,参与尿素循环并发挥重要作用。ORNT1蛋白位于线粒体膜上,可将鸟氨酸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内参与尿素循环。编码ORTN1的SLC25A15基因发生突变使其功能发生缺陷,引起以下生化反应:①线粒体内鸟氨酸含量下降,血中鸟氨酸含量升高;②鸟氨酸不能与氨甲酰磷酸充分反应,引起氨甲酰磷酸堆积;③累积的氨甲酰磷酸通过旁路代谢生成乳清酸,也可以与赖氨酸结合生成同型瓜氨酸,引起同型瓜氨酸增多:④尿素循环受阻后导致游离氨蓄积,形成高氨血症,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HHHS的发病率极低,全世界至今仅报道了100多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欧美HHHS发病率约为1/350 000,目前国内缺乏相应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有病例报道。
临床表现
HHHS临床症状、体征主要由高氨血症及高鸟氨酸血症和高同型瓜氨酸尿症引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受ORNT1缺陷程度影响,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亦不同。发病年龄可以从新生儿期到成年期(晚发型),并且具有广泛的表型谱。
1.新生儿期 约12%的患者在新生儿期发病。出生后的24~48小时内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与高氨血症相关的症状[包括嗜睡、困倦、拒食、呕吐,伴呼吸性碱中毒和(或)癫痫发作]。与新生儿发病的其他尿素循环障碍疾病难以区分。
2.晚发型 该型患者占88%,其中40%发生在3岁前,29%在儿童期,19%在成人期。主要表现为:①慢性神经认知缺陷,包括发育迟缓、共济失调、痉挛、学习障碍、认知缺陷和(或)无法解释的癫痫发作;②由多种因素(如感染,禁食或损伤)诱发的继发于高氨血症危象的急性脑病;③慢性肝功能障碍,肝转氨酶不明原因升高伴有或不伴有轻度凝血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轻度高氨血症和蛋白质不耐受。
辅助检查
1.血氨测定 空腹及餐后血氨浓度轻至中度升高。国外文献报道新生儿期血氨浓度波动于100~700μmol/L,儿童期波动在43~532μmol/L,青春期至成人血氨浓度波动在40~306μmol/L。
2.血浆氨基酸分析 鸟氨酸血浆浓度升高,可达200~1100μmol/L(参考范围30~110μmol/L)。虽然蛋白质限制饮食中鸟氨酸的血浆浓度显著降低,但它很少降至正常水平。
3.尿氨基酸分析 尿中同型瓜氨酸浓度明显升高,此为HHHS特征性生化改变;部分新生儿期发病者及蛋白质摄入受限者,同型瓜氨酸仅表现为轻度升高。
4.尿有机酸分析 尿中乳清酸浓度升高,伴Krebs循环组分(琥珀酸、柠檬酸、富马酸和α-酮戊二酸)及乳酸等有机酸排泄增加。
5.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测定 在高氨血症期间,预期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显著升高。但随着血浆氨浓度恢复正常,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可能保持轻度升高(正常值上限的1.5~2倍)。
6.皮肤成纤维细胞ORNT1活性测定 活性为正常对照的20%~25%。
7.基因检测 SLC25A15基因突变检测可发现纯合突变或复杂性杂合突变。
诊断
根据该病在相应年龄阶段出现的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依靠阵发性或餐后高氨血症、持续性高鸟氨酸血症和同型瓜氨酸尿排泄的代谢三联体可诊断。肝脏或皮肤成纤维细胞内ORNT1活性水平检测以及SLC25A15基因分子检测是本病最终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疑似患者,采用基因测序技术确定SLC25A15基因是否有致病性突变,99%患者可找到致病性突变。对于高度疑似仅仅找到1个致病突变的患者,则可以采用定量PCR、MLPA或者染色体芯片技术(array-CGH或SNP array)检测是否存在基因缺失。
新生儿筛查:在美国部分地区的新生儿筛查中已开展对HHHS的检测,通过应用串联质谱法(MS/MS)测定血鸟氨酸浓度,鸟氨酸浓度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存在HHHS,进一步行基因检测等可早期诊断与治疗。国外文献报道部分SLC25A15基因突变携带者或复合杂合突变患者,在新生儿筛查时测得鸟氨酸正常,血浆鸟氨酸水平升高可出现在出生后若干天,故标准串联质谱(M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