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诊疗指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诊疗指南 概述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ng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由NOTCH3基因突变所致的一种成年发病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本病于1993年首次被命名,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以反复皮质下缺血性卒中、先兆性偏头痛、进行性血管性痴呆以及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因和流行病学 CADASIL病理机制的主要分子基础是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突变。NOTCH3基因编码的跨膜受体主要表达在血管平滑肌上,具有信号传导和受体功能,对于胚胎血管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这类跨膜受体的细胞外区域含有34个表皮生长因子(EGF)重复序列,每个EGF含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迄今为止,全球在至少500个家系中发现了超过150种基因突变,其中95%为错义突变,其他包括小的框内缺失突变、剪切位点突变等。所有的致病突变都位于外显子2-24,尤其以外显子3和4错义突变最常见。NOTCH3编码的受体的细胞外EGF重复结构区域内通常为6个半胱氨酸残基,突变大多导致其胱氨酸残基转变为奇数个,从而使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干扰信号传递,从而导致血管平滑肌发育和功能异常。 目前尚缺乏准确的患病率报道,来自英国Scotland地区的研究显示,NOTCH3基因突变率约4.14/100 000成年人。 临床表现 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总体病程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偏头痛 先兆偏头痛常为CADASIL的首发症状,见于20%~40%的患者,是普通人群的5倍;也可表现为无先兆偏头痛,发病率与普通人群无差异。亚裔患者偏头痛发生率较欧美人低。 2.皮层下缺血性事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卒中是CADASIL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见于60%~85%的症状性患者,且大多数患者缺乏常见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2/3的患者表现为经典的腔隙综合征。 3.认知缺陷 60%的患者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 4.情感障碍与淡漠 20%的CADASIL患者具有情感障碍,抑郁状态最常见,极少数可表现为抑郁与躁狂状态交替出现;淡漠见于40%的患者。 此外,约5%~10%患者有癫痫发作,也有听力下降、意识障碍、脊髓梗死、颅内出血以及合并流域性梗死的报道。 辅助检查 1.影像学 所有致病基因突变携带者在35岁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MRI病灶,包括白质高信号、多发腔隙性梗死、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微出血以及新发皮层下腔隙性梗死等。其中T2加权像或FLAIR像上白质高信号是本病最早和最常见的MRI改变,早期表现为点状或结节状,主要累及侧脑室周围和半卵圆中心白质,病灶对称,逐渐融合成片,基底节和丘脑也容易受累,有时脑干、胼胝体也可受累。外囊和颞叶前部受累被认为是CADASIL的特征性改变。 2.基因检查 NOTCH3基因突变是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推荐用于有典型CADASIL临床表现、明确神经影像改变(颞极和外囊区特征性白质高信号)或有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无高血压等血管危险因素的脑血管病家系。 3.病理 80%~95%患者皮肤活检电镜下可见微小动脉平滑肌层特征性的嗜铬颗粒沉积(GOM);但皮肤活检目前仅推荐用于以下两种情况:①NOTCH3基因23个外显子筛查阴性,但临床症状和脑部MRI高度提示CADASIL;②NOTCH3基因筛查发现一段未知的变异序列且不在编码EGF样结构域的外显子上。 诊断 对于有典型CADASIL临床表现(反复卒中发作、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步态障碍、情感障碍)、明确神经影像改变(颞极和外囊区特征性白质高信号)或有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无高血压等血管危险因素的脑血管病家系,推荐首先进行NOTCH3基因检查。上述患者NOTCH3基因阳性或者病理发现微小动脉GOM沉积可确诊。诊疗流程见图42-1。 鉴别诊断 CADASIL主要需要与其他的脑小血管病、脑白质营养不良以及其他白质受累为主的疾病相鉴别。 1.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Binswanger病) 以中老年人常见,患者有长期严重高血压病史,临床上以反复脑卒中发作、阶梯式进展的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MRI可见基底节腔隙性梗死和微出血、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白质高信号早期呈“穿靴戴帽”样改变,后期融合成片,颞极、外囊受累少见。无NOTCH3基因突变,血管壁无GOM颗粒沉积。 2.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有散发性和遗传性疾病形式,也可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痴呆;但临床上无偏头痛,卒中事件以脑出血为主,MRI上可见脑叶出血、皮层或皮层下为主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