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文本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整体感知 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文本研习 1-3.自叙家世谱系。 4-6.叙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临终的嘱托,立志创作《史记》。 7-10.阐述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 11.叙自己忍辱写《史记》。 12-13.《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史记》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故重黎世序天地。 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而徇朝歌。 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太史公仍父子相继纂其职。  继承  掌管 理,主管 巡行,攻占 巡行,巡视 蒙受,遭受 沿袭 年十岁则诵古文。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 《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则学者至今则之。 明主忠臣死义之士。 本《诗》《书》《礼》《乐》之际。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为动) (名作动) (名作动) (形作动) (使动) (形作名)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父子相继纂其职。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拨乱世反之正…… 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指”通“旨” “堕”通”隳” “纂”通“缵” “拂”通“弼” “反”通“返” “豪”通“毫”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集太史公。 王道之大者也。 《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 故《春秋》者,礼仪之大宗也。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判断句 状语后置 被动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生于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那里南临黄河,北面50里是著名的龙门山。长河名山,气势雄浑,同时又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相传大禹曾在龙门凿山治水。韩城古称少梁,春秋时先属秦,后属晋,战国属魏,后又入于秦,屡为秦晋、秦魏战地,不少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那里。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耕牧河山之阳”(《史记·太史公自序》),与农夫牧童为伴,在饱览故乡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乡土文化培育了司马迁的豪迈灵秀之气。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统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统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130篇,526500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在学习《报任安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司马迁,了解他的家世谱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了解他的志向抱负,了解他著《史记》的始末。 2、在了解司马迁其人的基础上,分析它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为以后的专题学习做好铺垫。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一书撰写的序言,原序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的各篇的序。 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一曰:序者,绪也。所以助读者, 使易得其端绪也。 二曰:序者,次也。所以明篇次 先后之义也。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司,典,序:三词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