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题回放: (2012大纲卷)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A)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题干关键词:郭浩,奋勇抗击,金人。将 ①②③句带入原文分析,都为为奋勇抗击金人,并且表现了勇敢的一面,所以当选 ④斩获万计,为战果,⑤原文“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是平定骚乱,不算抗击金人 ⑥“大破之”为战果,不是行为表现。这一题如果用排除法,更容易找出答案。 (2012江苏卷)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D)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 审题干: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用排除法 ①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排除AB,②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好恶),不能体现为官公正;排除C,因此答案是D.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命题形式:往往是单个选项在大体正确的文意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从其中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常见错误选项设置 a误用因果(用结果代替原因、题干要求选出的是行为或品质,而选项中的句子反映的却是结果?功绩或影响)如一道题要求选择表现人物清廉的,有一句是人物因清廉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显然这句是错的,受爱戴得民心是结果,并不是清廉的行为。 b张冠李戴(张三做的事说成李四做的,甲的品德、才干说成乙的) c事件杂糅(彼人彼时彼事混杂在此人此时此事上) d无中生有(选项中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信息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点,是正确的表述,但有一部分信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是捏造的事实?) e曲解文意(常常利用词的多义性,利用考生容易犯望文生义的毛病,往往弄错词的活用或弄错短语的关系等来设置干扰项,从而形成误点) 真题典例(2012全国新课标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解析】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选项都有两句话构成,第一句是概括,第二句是分析。考生要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A项的信息区间是前6句话,对照发现,选项中“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是不对的,原文第五句“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可见是秦桧的亲党密告萧。这就是张冠李戴、事件杂糅B、C、D项的信息区间已在文中标出。 (2012全国新课标卷原文) (1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2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3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4授平江府观察推官。5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6”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A项的信息区间 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 B项信息区间 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C项信息区间 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