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小组-蓝细菌话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料收集:刘美秀,邱惠芬 PPT制作:李瑾,令狐昌乾 讲解:王翔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目录 ?1 蓝细菌简介 ?2 形态特征及常见类群 ?3 细胞结构 ?3.1营养细胞 3.2特化细胞 ?4 生态习性及分布范围 ?5 繁殖方式 ?6 利用价值 ?7 对水体的影响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蓝细菌简介 蓝细菌也称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以前曾归于藻类, 因为它和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光合色素 ----叶绿素a, 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蓝细菌的形态特征 蓝细菌的细胞一般比细菌大,通常直径为3~10μm,最大的可达60μm,如巨颤蓝细菌。 根据细胞形态差异,蓝细菌可分为单细胞和丝状体两大类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构 造 蓝细菌构造与G-细菌相似:细胞壁双层,含肽聚糖。 水生种类在其壁外还有粘质糖被或鞘 细胞质周围有复杂的光合色素层类囊体 藻胆素 叶绿素a 能固定CO2的羧酶体 水生性种类的细胞中常有气泡 作碳源营养的糖原、PHB 用作氮源营养的蓝细菌肽 贮存磷的聚磷酸盐 含有两只多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一类辅助光合色素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细胞壁 70S核糖体 气泡 核糖体 浆膜 浆膜 脂质颗粒 聚磷酸盐 蓝细菌肽 细胞壁 藻蓝蛋白 糖原 藻蓝蛋白 类囊体 羧酶体 类囊体 羧酶体 核区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4. 类 群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① 由二分裂形成的单细胞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② 由复分裂形成的单细胞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③ 有异形胞的菌丝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④ 无异形胞的菌丝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⑤ 分枝状菌丝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细胞结构 营养细胞:①细胞壁与G-?类似,分内外两层。 ②类囊体:是光合作用的部位,平行于细胞膜,含藻胆蛋白。光合作用包括PSⅠ、PSⅡ。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细胞的特化形式 (1)异形胞(heterocyst) 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Eg.鱼腥蓝细菌属(Anabaena)和念珠蓝细菌属( Nostoc )等。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Eg.鱼腥蓝细菌属(Anabaena)和念珠蓝细菌属( Nostoc )等。 (2)静息孢子(akinete)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3)链丝段(hormogonium) 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链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4)内孢子 少数种类在细胞内形成许多球形或三角形的内孢子,待成熟后即可释放,具有繁殖作用。Eg.管胞蓝细菌属(Chamaesiphon)。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分布范围及生态习性 分布:自然界已知蓝细菌约2000种。蓝细菌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分布很广。淡水和海水中,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上,温泉中,冰雪上,甚至盐卤池、岩石缝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还可钻入钙质岩石或进到土壤深层。 生态习性:蓝细菌的营养是简单的。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者氨作为氮源。能行固氮作用的种很普遍。多数为专性光能生物,其中一些是专性光能自养型的,亦有化能异养型的。由于蓝细菌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进行产氧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成为有机物质,加之许多种还具有固氮作用,因此,它们的生活条件、营养要求都不高,只要有空气、阳光、水分和少量无机盐类,便能大量的成片生长;此外,在菌体外面还包有胶质层可以保持水分,忍耐干燥的能力极强,甚至保存了87年的葛仙米(又名地木耳)干标本,移植于适宜的培养基中仍然继续生长。上述生理特性,可能是蓝细菌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繁殖方式 蓝细菌通过无性方式繁殖。 单细胞类群以裂殖方式繁殖,包括二分裂或多分裂。 丝状体类群可通过单平面或多平面的裂殖方式加长丝状体,还常通过链丝段繁殖。 少数类群以内孢子方式繁殖。在干燥、低温和长期黑暗等条件下,可形成休眠状态的静息孢子,当在适宜条件下可继续生长。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利用价值 固氮:蓝细菌中,约160种能固定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合成蛋白质。 作食物:发菜、葛仙米、地耳,螺旋藻 处理水污染:利用蓝细菌吸收工业废水中氮、磷和其他化合物,可起一定的净化作用。 不过,蓝细菌过度增殖会形成水华,危害其他的水生生物。 * 微生物学第十一小组 对水体的影响 蓝细菌与水体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在水体生长旺盛时,能使水色变蓝或其他颜色,并且有的蓝细

文档评论(0)

today-is-pqsczl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