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电缆的芯线接续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全塑电缆的芯线接续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塑电缆的芯线接续施工作业指导书 2.1 一般规定 13.1.1 技术要求 a. 电性能要求:接头完成后,接续电阻,绝缘电阻等均应符合规定要求。 b. 机械性能要求:芯线接续后应具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和抗扭强度,当芯线承受一定程度的拉力时,接头不发生折裂和松动。 c. 接续质量要求:芯线接续应无断线、碰地、混线、绝缘不良等现象。 d. 应严格按照色带、色谱规定进行接续。 e. 严禁以绕接的方法接续全塑电缆芯线。 f. 严禁以三线接线子进行二线或四线接线。 13.1.2 选用接续材料的规定 a. 充气的电缆可采用无填充的接线子(模块)。 b. 不充气的200对以上电缆应采用有填充的模块。 c. 填充型的,不充气的200对以下空气型电缆采用有填充的扣子接线子。 d. 扣式接线子、模块型号及适用线径见表1: 接线子名称 3M型号 国产型号 适用线径(MM) 扣式二线接线子 扣式三线接线子 不中断复接线接线子 直接模块 防水型直接模块 复接模块 UY UR UB 4000D 4000DWP 4005D HJKT1 HJKT3 HJKT4 HJM1 HJM2 0.4-0.7 0.4-0.9 0.4-0.7 0.32-0.65 0.32-0.65 0.32-0.65 13.1.3 故障线对的处理 a. 通过合理配盘应减少出厂的故障线 b. 经接续的接头,不应产生新的故障线。 c. 电缆的标称对数,经施工后应全部是好线。 d. 接头封合前发现的故障线应在故障点及时修复。 e. 接头封合后发现的故障线应在最扩短距离内用第三对及以后的备用线调换(第1-2对保留作气压遥测用)。 13.2 芯线接线 13.2.1 芯线接续前的准备工作 a. 核查工作,核查气压是否与放缆后的平气气压相当。 b. 拗正电缆,按照规定位置将电缆拗平拗正,管道电缆则需在搁架上固定。 c. 剖缆及扭正:电缆开口长度的规定参见表2。电缆对数3000对时,模块需排列成三排,以适应热缩套管的容量。剖缆时要注意持刀角度及敲击力度,防止伤及电缆包带,电缆切口部分在连接屏蔽线后,需以胶带包扎,防止护层切口处的铝护层缺口伤及芯线。因此在剥除包带有时在切口外应保留2厘米包带以保护芯线,并检查包带是否沾有水迹。剖缆工作亦可利用电缆包带外的撕裂线或以尼龙线代替剖刀进行。剖开以无纺布为包带的电缆层,应立即以胶带紧扎电缆切口,防上潮气侵入。 剖缆后要以两端的超单位色带为准将缆芯扭正、对准,以便接续。 表2 电缆开口长度 材 料 及 排 列 开 口 长 度 二 排 模 块 接 续 480 三 排 模 块 接 续 700 接 线 子 接 续 (采用热缩管时)内衬管长度-100 d. 编排线序:A.严格按照色谱,基本单位,超单位色带的规定顺序编排线序。B.超单位色带,面向局侧以逆时针方向排列为序,面向用户侧以顺时针方向排列为序。C.中心单位或第一层领导单位为小线序,外层单位为大线序。 e. 芯线接续前的测试:A. 以500V高阻计或量程为2000MΩ,电压为500V的兆欧表测试芯线的绝缘电阻,测试方法是:将全部芯线与屏蔽层连接后接“地”,抽出一根芯线来接“线”,测试时逐根调换。标准为600MΩKM。B. 进行断线、混线测试,方法与铅包电缆同。目的是判断出厂电缆故障是否减少及检验电缆布放质量。C.对故障线的性质,线序要做好记录,如故障线借用电缆备用线调换时,必须注意不得采用指定装气压遥测传感器的电缆第一,第二对备用专线。如故障线数量大于可用备用线数量,则应更换电缆。 13.2.2 接头位置安排,参见铅包电缆的有关规定 13.2.3 模块直接 a. 接续工具安装(略) b. 接续过程 (1) 在接续器头内安装衬板,并使两端的弹簧片卡紧(每一衬板使用12次后应于调换)。 (2) 检查芯线固定弹簧是否符合适当的线径,接0。4毫米的芯线时红色弹簧朝外,接0。5毫米及以上线径的芯线时黑色弹簧朝外。 (3) 将模块的基置于固定座内,斜角位置均在接续器的左上方,基座的两端以接续器头上的弹片卡紧。 (4) 从前下方开始,取出局向(中继线为龙头局方)相应一百对线组的按色谱第一个25对线,根部以色带结扎,按照色谱次序用姆指和食指引导每一对芯线通过接续器头和模基置人固定弹簧夹紧,并使A线在左,B线在右。 (5) 用检查梳检查A、及色谱是否正确,将检查梳滑至左边时,仅有A(TIP)线头出现,滑向右边时应仅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