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理论力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经典力学形成的几个重要阶段 古希腊力学(公元前300多年始,古代的东方河域文化) →16世纪哥白尼(波兰)日心学说 →第谷(丹麦)对天文观测的杰出贡献(1546—1601)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德,1609,1619) →伽利略(Galilei,意大利,17世纪)奠定力学基础 →牛顿的伟大综合(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8世纪)完成经典力学基本原理的表述及分析力学 方法的形成 →(18、19世纪)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Galileo(1564-1642):建立抛物运动基本理论,理论与实验验证相联系(当时是全新的科研方法)。 Newton(1642-1727):1687年在Principia中提出牛三律,与Kepler(1571-1630)行星运动定律一致。建立了质点动力学。 Euler(1736), d’Alembert(1743), Lagrange (1788)将牛顿定律推广到刚体动力学中。 Naver, Stokes等将牛顿定律推广到连续介质力学中。 早在(公元前287~212)古希腊阿基米德著的《论比重》就奠定了静力学基础。 意大利的达芬奇(1452~1519)研究滑动摩擦、平衡、力矩。 波兰的哥白尼(1473~1543)创立宇宙“日心说”。 德国的开普勒(1571~1630)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意大利的伽利略(1564~1642)自由落体规律、惯性定律及加速度的概念。 理论力学的发展史 英国伟大科学家牛顿(1643~1727)在1687年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总其大成,提出动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力学等。是力学奠基人。 瑞士的伯努利(1667~1748)虚位移原理。 瑞士的欧拉(1707~1783)著出《力学》用微分方程研究。 法国达朗伯(1717~1785)名著《动力学专论》达朗伯原理。 法国拉格朗日(1736~1813)提出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理论力学发展简史   理论力学是以伽利略(Galileo A.D.1564---1642年)和牛顿(Newton A.D.1642-1727年)所总结的关于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属于古典力学的范畴。实际上它的研究对象的速度必须远小于光速(300000 km/s),才足够准确。在这里有必要研究一下它的发展简史。 1 远在奴隶社会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力学知识,如杠杆原理、功的原理、滚动磨擦的原理。我国古代的墨经是一部最早记述有关力学原理的著作。在欧州,比墨经稍晚一些,相继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阿基米德的“论比重”等著作,奠定了静力学的基础。在那个时期,出现争论的事很多,我们大家可能都还记得高中时学过的比萨斜塔前的实验,那个时候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322)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直到十七世纪,伽利略才推翻了这个错误的认识。还有太阳中心说及地球中心论等等许多的争论。 2 十六到十七世纪,力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从而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牛顿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后,写出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1687年),对动力学作了系统的描述,提出了牛顿三定律,它是整个古典力学的基础。 3 十八、十九世纪是理论力学发展成熟的时期,相继提出了重要的虚位移原理、达朗伯原理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分析力学。进入二十世纪,由于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又相继产生了非线性振动、陀螺力学、飞行力学、弹道学等一系列分支力学。 我国古代人民(十四世纪以前) 在力学的发展上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是在近代封建社会的统治下,才变得比较落后。解放后,力学才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在力学的发展史上,我国不乏光辉的实例,公元前250年,李冰建成了至今闻名中外的都江堰,东汉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隋代的李春建成的赵州桥,至今仍屹立着,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我们大家不要认为制造一座桥很简单,实际上它要综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一系列的知识。谈到这儿,我们不禁要谈到二次大战中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德国的一支部队打胜仗后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浩浩荡荡从一座桥上通过,结果还没走到中间桥就“轰”的一声塌了,事后查明是由于部队的步伐使桥发生了共振现象,使许多士兵遭到了水灾之苦。 发展简史 我国—墨翟(前468-382)学派著作《墨经》有力的概念、杠杆平衡、重心、浮力、强度、刚度的叙述 。“力,形之奋也”.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 静力学奠基人。发现

文档评论(0)

today-is-pqsczl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