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与用药指导
新用药时代
科学的发展让许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攀月登空, 潜海游龙。如今我们身边充斥着诸多高科技的元素,基因—— DNA更是这其中耀眼的明星。日常我们听到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动物、 DNA眼霜。这些看似高科技外衣下的产品,使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听说基因的消息,那基因 DNA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
平日老百姓生活最普通的一部分, 感冒发烧,到医院拿点药, 或者干脆自己到药店买点儿药。好了也便好了,不好只能归咎于“病毒性的”。遇到大病,医生幵药也是按照常规处方,摸着石头过河。患者更是糊里糊涂,听大夫的便是。至于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那只能说个人差异了。
岂不知,这差异就体现在基因上, 而这吃药也是有讲究的。 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吃什么药管用, 吃什么药不管用。 正确合理的用药是未来个体化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患者中, 1/3 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死于自然疾病本身。
“基因指导用药” 这个概念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抗生素耐药”。后者是针对侵害人体的细菌而言,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破坏细菌生理结构或生长代谢的物质。
细菌通过不断的优胜劣汰以抗拒抗生素对它们的杀灭, 导致耐药菌株队伍不断壮大,这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并且这种耐药形势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下不断恶化,以至于出现了 “超级病菌”。
“基因指导用药”则是针对我们每个人先天的遗传基因而言, 在一般情况下, 基因是伴随我们一生不变的,上面提到医生常规用药,同样的病、同样剂量的药,不同患者服用后疗效可能大相径庭,比如: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
血压病人约 2 亿。高血压是心肌梗死、 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过 700 万人,也就是每分钟约有 13 个人因高血压而与世长辞。很多高 血压患者有过用药、疗效不佳、换药的经历。为什么同是高血压,
同样的药却结果不一样呢?答案是: 基因。基因决定了一个人吃何种药有效、 吃何沖药无效,甚至有不良反
应。根据现有研究表明, 部分抗高血压的药物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主
要是因为相关药物的代谢酶、 转运体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所致。 临床常用抗高血
压药物包括利尿剂、 13-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钙离子拮抗
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等,其
中大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可能 因为基因多态性差异, 致使 不同患者个体间出现降
压效 应的差异。
患者当发现患上高血压时,应到相关医院咨询,医生幵具化验单检测上述基因,
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 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 以免贻误病情或造成不 必要的经济损失。
另一个重要的基因指导药物的代表是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主要通过生成一氧化氮( NO)而起血管扩张作用。 ALDH2(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是使硝酸甘油生成 NO的关键酶。携带 ALDH2 rs671 突变基因的个体,即 WM(GA)
和 MM (AA)的患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低,会使硝酸甘油在体内生成 NO的效率下降。中国汉族人群中携帯该突变的比例在 25%左右。对于该基因有突变的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的效果较差, 不应该把硝酸甘油片当作救命药品。 因此对于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的病人应首先检测 ALDH2的基因型,提前预知含服硝酸甘油是否有效,以预备其他急救药物。
除了上面提到的心血管相关药物外, 包括神经科常用药物卡马西平, 该药的严重不良反应是会引起危险的甚至致命的皮肤反应(史蒂文斯 - 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尤其在含人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 HLA-B* 1502 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2007 年 12 月 12 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发布关于卡马西平的安全性信息:携带 HLA-B * 1502 基因的患者在开始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之前,应进行 HLA-B*1502 等位基因检测,如检测结果呈阳性,则不宜使用卡马
西平。在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台湾省部分地区, 10%?15% 或更多的患者可能携带 HLA-B*1502 。
未来的个体化用药是一个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的用药时代,非遗传因素(年龄、性别、身高、环境)和遗传因 素(基因)的综合考量帯给我们的是一场用药的变革,是人们对于用药的一种认知变革, 病人不再是盲目的服药, 医生也不再是常规的幵处方。 医生在幵处方前首先为病人进行相关药物基因的检测, 然后根据基因型给病人开具更 合理准确的用药方案。 这样既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又能让患者在最快时间内 用最少钱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编后:基因检测指导用药代表着未来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方向, 让我们张开臂膀迎接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