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来水公司安全培训;上课时需共同遵守的小小规则:
-- 享受培训、快乐学习;
-- 开放心态、积极参与;
-- 用心感悟、跟上思路;
-- 遵守时间、手机无声;
上课时间欢迎: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如果列车车头能喷出高压气体,把来不及躲避的行人推出铁轨外,那该多好。是的,现在人们正在设计本质安全设备,但许多情况下还只能是美好的“安全梦”。;;;一、相关事故;;二、危险因素辨识;液氯钢瓶;液氯的安全使用;; 危害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步骤;*;*;*;序号;三、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液氯的安全使用;8.1.3 充装量为100kg、500kg和1000kg的气瓶装卸时,应采用起重机械,起重量应大于重瓶重量的一倍以上,并挂钩牢固。不应使用叉车装卸。
8.1.13 充装量为50kg的气瓶应横向装运,堆放高度不应超过两层;充装量为100kg、500kg和1000kg的气瓶装运,只允许单层放置,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 ;液氯的安全使用;液氯的安全使用;三、火灾、爆炸安全知识、电气安全技术;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会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二、火灾的定义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
1986)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
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三、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点火源也称为燃烧的三要素。
这三者只有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缺少其中任意要素,燃烧都不可能发生。但是要注意,燃烧三要素只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要使燃烧能持续发生和蔓延,还必须达到另外两个条件
(1)点火源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即应大于最小点火能。
最小点火能,是衡量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燃烧爆炸的主要危险参数之一。
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为0.2毫焦。
(2)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
氧含量通常应在14%以上,易燃气体如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至少应在
1.4%以上,方可持续燃烧。
;一、爆炸的概念
爆炸是指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的内在势能转变为机械功及光和热的辐射等。 爆炸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周围介质中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而这种压力突跃变化是产生爆炸破坏作用的直接原因。;二、爆炸的分类
按爆炸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物理爆炸。气瓶爆炸
化学爆炸。氯化反应;第三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与爆炸性火灾的扑救措施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及灭火方法
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
点火源。三者缺一不可。在发生火灾后,如
果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把维持燃烧所必须
具备的条件之一破坏,燃烧就不能继续进
行,火就会熄灭。;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
验,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冷却、窒
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方法是通过物
理过程进行灭火,后一种方法则是通过化学
过程灭火。
;(1)冷却灭火法
冷却固体到自燃点以下,液体到闪点以下,就不能挥发出足够的气体而窒息。
(2)窒息灭火法
阻止空气进入或不燃气体冲淡空气,降低与隔绝氧含量。
(3)隔离灭火法
将可燃物与火焰、氧气隔离。
(4)化学抑制灭火法
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抑制、降低。;1、水和水蒸气 A类火灾及冷却用 注意扑救禁忌
2、泡沫灭火剂 AB类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剂 ABCE类 高浓度易中毒 需注意。
4、干粉灭火剂 BC类 E类低压带电 A类要看干粉成分
5、卤代烷灭火剂 ABCE类 效果好,但会破坏大气层,部分品种淘汰,必要用途除外 ;;指针在绿颜色区;常用的消防器材;第四节电气安全技术;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流通过人体是具有伤害作用的,其伤害的程度与下列因有关:
1、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致命的危险越大。将人体对电流的反应分为:
直流(DC) 交流(AC)
感知电流 2mA 0.5mA
摆脱电流 50mA 10mA
最大忍受电流 80mA 30mA
致命电流 300mA以上 50mA
2、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通过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3、电流通过的途径:电流通过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时危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