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节公关礼仪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公关礼仪 1.见面礼仪 2.访送礼仪 3.交谈礼仪 4.体姿礼仪 5.电话礼仪 6.服饰礼仪 7.次序礼仪 8.求职礼仪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礼貌: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热情待客等。 礼节: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待人接物的形式,如拜会、回访、挥手致意等。 仪表: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表情、姿态等。 仪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活动,如开业典礼、迎送仪式等。 礼仪的产生于原始宗教: 在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对大自然发生的种种现象无法解释,大自然现象的无穷力量又无法战胜,人们设想为一种寓于人体之内,又不受身体制约的灵魂,而自然现象、万事万物受神灵的驱使,神灵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人们祈祷神灵,保佑平安、降福消灾。创造了种种对神灵虔诚和崇拜的方式,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即:祭天、祭地、祭祖的礼仪。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按一定规律和程序处理人际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质朴的品格;文:礼节、礼仪; 君子:有教养的人。 注重质而不注重文的人,势必显得粗鲁、粗野。 注重文而不注重质的人,也会显得虚伪、浮华。 唯有在修养上注重礼节、仪表与质朴品格的有机结合,才能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 《礼记》我国一部重要的礼仪学古典专著 礼仪的功能 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二: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 三: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 四:有助于进化社会风气. 1.见面礼仪 (1)称呼 (2)问候 (3)握手 (4)鞠躬 (5)介绍 (6)名片 ⑴一般称:简单、普遍、面对陌生公众时,最常用的。 ??????? 如:小姐;先生;女士;夫人;同志等。 ⑵职务称:如:王校长;刘经理;李局长;张处长等。 ⑶职衔称:如:宋博士;李教授;王律师;赵法官等。 ⑷职业称:如:高教练;王指导;刘大夫;孙老师等。 ⑸姓名称:用在同辈或年龄相仿之间。如:张华;马刚等。 ⑹敬重称:对于前辈或师长。如:黄老;张总;王工等。 ⑺亲属称:如:李奶奶;王大爷;张叔叔;杨阿姨等。???? 称呼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次见面时,姓加职务,如王总经理。如遇副职,可以去掉副字。 2、称呼对方时,绝不要一带而过,应该加重语气。 2.问候 问候(招呼式 寒暄式 致意式) 问候:就是向对方说一些良好祝愿或欢迎的话,如“您好”、“早上好”、“天气不错”、“好久不见”、“欢迎光临”等。 致意:包括招手、微笑、点头示意等。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你吃了吗?” “你去哪呀?”而西方人对此都感到很怪异。 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 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你管得着吗! 3、握 手 礼 (1)、 握手礼的渊源 起源说一: 握手礼起源于很久的古代。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人们用以防身和狩猎的主要武器就是棍棒和石头。传说当人们在路上遭遇陌生人时,如果双方都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开双手让对方抚摸掌心,以示亲善。这种表示友好的习惯沿袭下来就成为今天的握手礼。 起源说二: 握手礼源于中世纪,当时打仗的骑兵都披挂盔甲,全身除了两只眼睛外都包裹在盔甲中,如果想表示友好,互相接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消除对方的戒心,互相握一下右手,即为和平的象征。沿袭下来到今天,便演变成了握手礼。 (1)时机 (2)姿势 (3)顺序 (4)力度 (5)时间 (6)目光 (7)接触位置 (8)表情 (9)语言 问候时 感谢时 道歉时 祝贺时 慰问时 重逢时 欢迎时 安慰时 庆祝时 握手姿势 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 上体略前倾; 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 拇指张开,四指并拢。 距离一米处,双腿立正 握手顺序 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抵达时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告辞时由客人先伸手;(不分男女) 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应先伸手; 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 女士和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 先到者先伸手 握手的时长 (3)握手的禁忌 (1)忌用左手握手 (2)忌坐着握手或将另一只手插在衣袋

文档评论(0)

my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