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化学》 第十一章、其他成份
第 PAGE 15页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
一、大纲
十一、其它成分
(一)基本内容
结构特点
(1)鞣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2)桂皮酸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特点(3)马兜铃、细辛等中药中马兜铃酸的化学结构特点和毒性
(二)理化性质
常用性质
鞣质的理化性质
(三)提取分离
实际工作中的常用方法
(1)有机酸的提取方法(2)除去鞣质的方法
(四)实例
含有机酸的常用中药
(1)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2)双黄连中绿原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3)上述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分值 占历年考试的2 分左右
第一节 有机酸
定义:有机酸是一类含羧基的化合物(不包括氨基酸),广泛分布在植物界中,存在于植物的花、叶、茎、果、根等部位,多数与钾、钠、钙等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也有结合成酯存在的。 一、结构和分类 有机酸按其结构的特点可分为芳香族、脂肪族和萜类有机酸三大类。 1.芳香族有机酸 芳香酸在植物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如羟基桂皮酸的衍生物普遍存在于中药中,尤以对羟基桂皮酸、咖啡酸、阿魏酸和芥子酸较为多见。 桂皮酸类衍生物的结构特点是:基本结构为苯丙酸 但有少部分芳香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毒性,如马兜铃酸等。 据报道,马兜铃酸有较强的肾毒性,易导致肾功能衰竭。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细辛、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等。在实际应用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下文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3味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药用标准。 2.脂肪族有机酸 脂肪酸也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如中药中普遍存在着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等。脂肪酸为带有羧基的脂肪族化合物,分子式少于8个碳的有机酸被称为低级脂肪酸,8个碳以上者为高级脂肪酸。若按其所含官能团分类,又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多元羧酸、羟基酸、酮酸等。 3.萜类有机酸 属于萜类化合物,如甘草次酸、齐墩果酸等。 二、理化性质 1.性状 低级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大多为液体,高级脂肪酸、脂肪二羧酸、脂肪三羧酸和芳香酸大多为固。 2.溶解性 低分子脂肪酸和含极性基团较多的脂肪酸易溶于水,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高分子脂肪酸和芳香酸大多为亲脂性化合物,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有机酸均能溶于碱水。 3.酸性 由于有机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而具有较强的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有机酸盐。 三、实例——金银花 (一)性味功能及生物活性 性味功效: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 生物活性:金银花的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酸。普遍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现又证明,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混合物亦为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 (二)绿原酸的结构及其特点 绿原酸为一分子咖啡酸与一分子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即3-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是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为5-咖啡酰奎宁酸。3,4-、3,5-、4,5-二咖啡酰奎宁酸均为两分子咖啡酸与一分子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类化合物。 (三)绿原酸的理化性质 性状 针状结晶(水),熔点208 ℃, -35.2°(甲醇)。 2.酸性 呈较强的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可与碳酸氢钠形成有机酸盐。 3.溶解性 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 4.化学性质 分子结构中含酯键,在碱性水溶液中易被水解。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应避免被碱分解。 (四)绿原酸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提取 利用绿原酸极性较大的性质,通常采用水煎煮提取法、水提醇沉提取法、70%乙醇回流提取法从中药中提取绿原酸。 另据报道,可用水提取加石灰沉淀法提取绿原酸,但收率较低,这是由于绿原酸分子结构中含有酯键,用石灰水处理后的水溶液呈碱性,引起酯键水解而降低绿原酸的收率。 2.分离 (1)离子交换法:绿原酸能够解离,可与强碱性阴离子树脂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2)聚酰胺吸附法:将提取物溶于水,通过聚酰胺柱,依次用水、30%甲醇、50%甲醇和70%甲醇洗脱,收集70%甲醇洗脱液,浓缩得到粗品,再用重结晶法或其他色谱方法进一步分离即可得到绿原酸。 3.鉴别 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