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医学知识宣讲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 1.内斜视看近大于看远≥15△, 或看近内斜,看远正位。 2.屈光不正范围大,可近视亦可远视。 3.屈光配镜后不能矫正眼位。 4.治疗:点缩瞳剂。 双光眼镜,下加光+1.50~+3.00D。 手术内直肌徙后或后固定术。 混合型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与高AC/A型调节型内斜视同时存在 1.有远视,戴镜后斜视度减少-调节因素。 2.戴镜后看远斜视度明显减少,看近仍较大内斜。 看近大于看远≥15△ - AC/A高。 3.治疗:屈光矫正调节部分 高AC/A内斜用双光镜或手术矫正。 外 斜 视 病程: 外隐斜→间歇性外斜→恒定性外斜 (亦可发病即为间歇性或恒定性外斜) 间歇性外斜视 基本型 看远看近斜视度基本相等 分开过强型 看远大于看近≥15△ 集合不足型 看近大于看远≥15△ 假性分开过强型 看远大于看近≥15△ , 单眼遮盖1小时远近<15△ 临床表现: 1.发病早,发现晚。 2.强光下喜闭一眼。 3.有视疲劳、复视、头痛等症状。 4.斜视出现的频率随年龄增加。 5.融合可控制正位,有一定的双眼视。 6.很少有弱视。 7.无明显屈光不正,且戴镜不能矫正眼位。 治疗: 手术为主-提倡早期(双眼视受损之前) 集合训练-不提倡,易过矫。 垂 直 斜 视 分类 先天性:解剖异常,神经肌肉麻痹 获得性:闭合性颅脑损伤 一般均为非共同性斜视,较水平斜视复杂得多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1.受累眼上斜视 2.常双眼发病,但可表现为不对称性。 3.双眼发病呈交替性上斜视 R/L ,L/R 4.歪头试验(+) 5.代偿头位 一般头向低位眼倾斜,单侧性明显。 一旦头位消失提示双眼视被破坏, 可由非共同性趋于共同性 6.单眼运动正常 7.双眼运动 受累眼内下转落后 (上斜肌功能不足) 受累眼内上转亢进 (下斜肌功能亢进) 8.较少形成弱视 9.面部发育不对称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尽早) 度数小或手术后残余小度数者 可用三棱镜矫正。 A-V 斜 视 是指双眼在向上或向下注视时, 其水平斜视角不等的现象,即 伴有垂直非共同性的水平斜视。 , A征: 向上方25°注视与向下方25°注视时 水平斜视度差异最少为10△ V征: 向上方25°注视与向下方25°注视时 水平斜视度差异至少为15△ 共同性斜视 眼位偏斜 无运动障碍 各注视方向斜视角相等 ∠1等于∠ 2 无代偿头位 常无复视 非共同性斜视 眼位偏斜 与麻痹肌作用方向相反 运动受限 与麻痹肌作用方向相同 斜视角不等 ∠2大于∠1 代偿头位 有复视 弱 视 (amblyopia) 概 述 患病率 2~4%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 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 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 无器质性病变。 儿童视觉发育 关键期:0~3岁 敏感期:0~12岁 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 发病机制 1.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 2.形觉剥夺 分 类 斜视性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其他原因引起的弱视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