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等途径间接取得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其特点是安全、没有或很少发生并发症 理想的无创血流动力监测系统 准确:提供与创伤性监测近似的信息 连续:能连续同步显示生理数据 安全:对病人安全,没有或很少并发症 灵敏:根据检测值可对循环功能障碍做早期诊断和纠正 无创监测技术总览 经胸连续多普勒-USCOM 经胸生物阻抗法-BioZ ICG /NICOM 1 3 4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2 二氧化碳重吸法-NICO * 采用连续多普勒超声波技术 ,通过测量主动脉或者肺动脉的射血速度再乘以其管腔截面面积( 管腔面积通过 已知的身高体重公式换算得知) ,计算出每搏量等指标。 经胸连续多普勒法 --USCOM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系统 Stroke Distance Determined by CW Doppler Profile 每搏距离是多普勒直接监测参数 Area under Doppler profile = velocity time integral (vti) 速度时间积分VTI=每博血流速度×每博时间=每搏射血距离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Height 和身高呈线性关系 Neonates (50cm / 20ins) Weight 和体重呈线性关系 New perspectives in the assessment of cardiac chamber dimensions during development and adulthood. Nidorf, S.M., Picard, M.H., Triulzi, M.O., Thomas ,J.D. Newell, J., King, M.E., Weyman, A.E. JACC, Vol. 19, No.5. April, 1992, 983-8. 流通面积 – 运算法则 Height = Area Aortic Access LV CO Pulmonary Access RV CO 探头放置位置 经胸连续多普勒法 左心排量 右心排量 USCOM 无创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把一个小型多普勒探头,从胸骨上窝来测量主动脉血流量(左心排量),从肋间隙亦可测量肺动脉血流量(右心排量) 优势及专家评价: 无创、安全、患者易接受 可对新生儿、早产儿进行监测 无耗材、使用成本低廉 实时监测左心和右心的心排量 考虑到USCOM完全无创、准确、床旁实时监测且操作简单,故临床 上值得推广使用USCOM进行容量反应性预测。--中华医学会ICU全国主委 于凯江 USCOM无创超声心输出量测定可提供较为可靠的心排指数,尽管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由于其快速、便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比较适合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急诊全国主委 于学忠 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波技术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原理比较 课程安排 I.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分类 II. 各种监测技术的优缺点 血流动力学 监 测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探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从而直接测定心血管功能参数的方法。 指采用对机体没有机械损害的方法获得的各种心血管功能的参数。 指在有创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机体创伤较小的监测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分类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Swan – Ganz:血流动力学测定的金标准 也称肺动脉漂浮导管。1970年由Swan和Ganz首先研制成顶端带有 气囊的导管,临床常用于各种复杂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指导临床治 疗。近年来由于危重症医学的蓬勃发展,Swan-Ganz导管被应用于 危重症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Swan-Ganz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腔,通过右心房、右 心室、肺动脉主干、左或右肺动脉分支,直到肺小动脉。 其测定心排量的原理是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一定的时间注入 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温度下降 的血流到肺动脉处,通过该处热敏电阻监测血温变化。其后低温血 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恢复。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所感应的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稀释曲线。通过公式计算出CO。 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排量是公认的“金标准”。然而监测的有创性和对设备、技术以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同时在放置Swan-Ganz导管过程中还有血液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肺小动脉破裂和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