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孟子语录》教案
篇一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提纲: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中国历,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 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则经典语录。(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
2.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3.师生共同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所:不译。
欲:想要得到。
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
亦:也。可:能。
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
舍:舍弃。
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
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
义:可以理解为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三、品读感悟。
1.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2.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欣赏几则孟子经典语录:
1.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2.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孟子·离娄上》
4.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五、处理课后习题。
六、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孟子语录
鱼 熊掌 舍鱼取熊掌
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 义 舍生取义
篇二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共同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欲:想得到的 亦:也子 得兼:该词位置前后颠倒,应作“兼得”,译作“同时得到”。 舍:舍弃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理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舍鱼
﹜ 舍生取义
生 义 ——舍生
篇三
对于含义深刻的文言文教学来说,我追求自然、浅显、巧妙、简单的方法,引领学生去破译、解读文本内涵。
教学目的:
1、 熟读课文,感知文本主旨,了解孟子思想。
2、 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意思。领悟“舍生取义”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胸腔穿刺术.ppt VIP
- 药物治疗管理与个体化药学服务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DB13T1510-2012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施工技术指南.docx VIP
-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PPT课件(2022年春).pptx VIP
-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实施方案.pdf VIP
-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oc VIP
- 园林树木 005-被子植物木兰 五味子 樟科.ppt VIP
- 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保.pptx VIP
- 《赏书法之韵》教学课件.pptx VIP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74号)宣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