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5)、张拉与锁定 锚杆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锚固体与台座混凝土强度均大于15.0MPa时,方可进行张拉; 锚杆张拉应按一定程序进行,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杆的相互影响; 锚杆正式张拉之前,应取0.1~0.2设计轴向拉力值,对锚杆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的接触紧密,杆体完全平直。 图15:锚索张拉 * 五、结语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特别是在施工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尤为适用;经实践证明,结合本工程施工环境,拉力型预应力锚索是保山岸后锚碇的最好型式,它有效地将缆索系统的荷载传递给稳固的岩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也又其不足之处,在内锚固段底部岩体产生拉应力,且应力较集中,使内锚固段产生较大的拉力,易把注浆体拉裂,影响抗拔力与锚索的永久性; *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使用 汇报完毕 谢谢!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使用 *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使用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与使用 * 摘要 通过云南省新建铁路大瑞线大保段澜沧江特大桥工程中50t缆索吊装系统保山岸后锚碇的设计与施工,主要介绍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的特点及锚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与使用。 关键词 拉力型;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使用 * 一、前言 二、锚固机理与特点 三、设计与计算 四、施工与使用 五、结语 ㈠、锚索的布设 ㈡、锚索结构总成 ㈠、锚索的施工流程 ㈡、锚索的施工步骤 ㈢、锚索的设计与计算 * 一、前言 在我国,锚索技术首次被成功运用于1964年梅山水库右岸坝基的加固工程中。从70年代开始,该项技术在国防、水电、矿山等领域逐步开始使用。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锚索技术研究的深入和对锚固技术认识的逐步提高,以及相应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锚索技术的发展与使用。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锚索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所谓预应力锚索,就是指预先施加应力的锚固体系。按锚固段受力状态,其大致可分为拉力型预应力锚索、压力型预应力锚索、荷载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等三种类型。 * 预应力锚索 拉力型 荷载 分散型 压力型 拉力分散型 压力分散型 * 图1:拉力型预应力 锚索示意图 图2:压力型预应力 锚索示意图 图1 图2 * 图3:拉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示意图 图4: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示意图 图3 图4 * 二、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机理与特点 锚索是一种主要承受拉力的杆状构件,它是通过钻孔将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固定于深部稳定的地层中,并在被加固体或构筑物表面通过张拉产生预应力,从而达到使被加固体或构筑物稳定和限制其变形的目的。 锚索一般由锚固体(或内锚头)、拉杆、锚头(或外锚头)等三部分组成。 1)、锚头是指构筑物与拉杆连结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来自构筑物的荷载有效地传递给拉杆; 2)、拉杆是指锚头与锚固体连结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来自锚头的拉力传递给锚固体,由于拉杆通常要承受很大的拉力,一般采用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如钢绞线、高 * 强度钢丝; 3)、锚固体在锚索的尾部,与岩体紧密相连,它的功能是将拉杆传递来的荷载通过拉杆与锚固体、锚固体与岩体之间的粘结力分散到稳固的地层中。 * 三、锚索的设计与计算 结合本工程地质及地形条件,缆索吊装系统保山岸后锚碇采用拉力型预应力锚索+承台结构型式。 根据50t缆索吊缆索系统计算所得左右侧后锚碇水平力H=230t,竖向力V=140t(方向竖直向上),并结合后锚碇位置处地质地形条件,初步每侧布设锚索数量n=4根,分上下两层,层间距a=1.8m,每层两根横向间距b=2.0m,锚索轴线与水平面竖直夹角为α=15度,同时由于保山岸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原本两组缆索系统与桥梁中心线10.0m的间距在后锚碇处变化为c=8.0m,而右侧锚索为了避开山体裂隙带在水平面设置β=15度的平面夹角。 ㈠、锚索的布设 * 图5:保山岸左侧后锚碇锚索布设示意图 * 为了避免锚索上部地表动、静荷载对锚索的影响,同时防止高压注浆时上覆地层隆起,锚索上覆地层厚度h≥4.5m。 图6:保山岸右侧后锚碇锚索布设示意图 * ㈡、锚索结构总成 图7:拉力型预应力锚索结构总成 * 锚索荷载传递方法 锚索的设计实质上就是锚固的设计,锚固设计就是针对特定的地质条件和锚固型式,确定锚索承载能力和锚固长度。为了使锚索应力能传入稳定的底层,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1)、用机械装置(如胀壳式内锚头)把锚索固定在坚硬稳定的地层中; 2)、用注浆体(如砂浆、水泥浆或树脂类注浆体)把锚固段锚索体与孔壁连结在一起; 3)、用扩大锚头钻孔(高压注浆、扩孔)等手段把锚固段固定在稳定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