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例.doc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 桥上》教案 篇一 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全诗共四小节,内容简短,不宜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第二节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索桥的故事》了,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索桥有什么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 3、介绍铁索桥有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霁虹桥与摩崖石刻是千年西南丝绸古道上不可多得的两颗璀璨的文化瑰宝,通过系统全面的考证和追述,揭示其悠久的历史面貌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对地方历史研究还是当今文化产业打造都是有其积极和深远意义的。 据考证,该桥为云、贵、川、藏、陕5省区现存95座古铁索桥中、最完整、最古老的古桥,也是全国最宽大的3座铁索桥之一,比四川泸定桥宽一半,且早200多年;承载重量仅次于贵州的盘江桥,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美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主编的《中国科技史》中称为:“霁虹桥为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 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又称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桥净跨100米,净宽 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全桥共用铁索链13根,其中9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可通行人、畜;4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桥面两侧。东西桥台用条石砌筑,高20余米,上建有桥亭,有清康熙题写的“泸定桥”匾额和泸定桥碑记。锚定坑设在桥台后,宽2米,长5米,深6米,竖直埋置生铁桩8 根,另有长4米、直径20厘米的锚桩1根,横卧在铁桩后面,13根铁链就系在锚桩上。大渡河铁索桥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悬崖绝壁之间建修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板书课题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 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感情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