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设计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设计原则 批准: 审核: 制定: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设计原则 为减少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增加产品可靠性,将可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中需要预防和考虑的一些因素规范化,特制定如下设计原则和要求: 重要原材料选取设计原则 1.1隔膜的设计要求 1.1.1选用UBE隔膜,闭孔温度为130~135℃,在135℃急速加热的情况下,隔膜的电阻在约2S的时间内热闭合速度为15000Ωcm2/s,远大于2000Ωcm2/s的设计要求。该材料结构为PP|PE|PP,干法工艺制造,耐热性、过充性好,收缩率低。 1.1.2加热收缩率测定结果如下 表格 SEQ 表格 \* ARABIC 1:UP3085收缩率测试结果 50℃ 60℃ 70℃ 80℃ 4h 0.13% 0.29% 0.52% 0.96% 8h 0.19% 0.40% 0.64% 1.24% 16h 0.22% 0.50% 0.72 1.35% 24h 0.22% 0.55% 0.79% 1.56% 32h 0.28% 0.60% 0.88% 1.64% 收缩率=(加热前长度-加热后长度)/加热前长度×100%。 表格 SEQ 表格 \* ARABIC 2:选材典型性能列表(UP3085) 厚度 孔隙率 抗拉强度 热缩率(MD) 25μm 43% MD TD 6.2%(2h@105℃) 155Mpa 13Mpa 1.1.3高温绝缘特性要求 电池温度上升到150℃,保持10min,隔膜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 1.1.4隔膜厚度选择 常规电池,隔膜厚度要求20~30μm,一般选取25μm隔膜。 1.1.5隔膜与极板纵向尺寸要求 叠层式电极,隔膜与极板纵向尺寸公差为2~4mm,一般设计为2.5~3mm。 1.2绝缘胶的设计要求 1.2.1绝缘胶应不易刺穿,无破损。 1.2.2绝缘胶具有电化学、化学、机械特性及热稳定性(-40~+150℃) 1.3主体材料的杂质含量要求(主要针对无机材料) 表格 SEQ 表格 \* ARABIC 3:主体材料杂质含量要求 钴酸锂 石墨 溶剂 杂质成分 含量wt% 杂质成分 含量wt% 杂质成分 含量ppm Ni 0.05 Ash ≤0.3 Al 10 Mn 0.01 H2O ≤0.2 Cr 10 Fe 0.02 Cu 10 Cu 0.01 Pb 10 Ca 0.03 Fe 10 Na 0.01 Mn 10 Pb 0.01 Ca 10 H2O 0.05 1.4环境引入杂质控制要求 环境引入杂质包括环境引入水分和粉尘。 1.4.1环境引入水分主要在正极涂布、冲切、叠片、封装、注液过程中。通过控制这5个工序中的环境湿度对水分杂质进行控制。其中正极涂布、冲切要求环境相对湿度小于50%,叠片、封装工序要求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0%,注液工序在手套箱内进行,要求水分含量30ppm以下。同时,在涂布、冲切、封装之后对半成品进行真空干燥,以除去微量水分。 1.4.2环境引入粉尘主要在涂布、冲切工序,通过防尘、除尘措施可以降低粉尘污染。其中在涂布工序前后段加防尘罩;冲切工序容易产生粉尘,通过对极板进行吸附除尘,降低粉尘在极板中的含量。为便于5S实施,地板材质设计为不锈钢或环氧树脂,地面粉尘容易清理,车间设计为封闭式,可以保证车间洁净度。 关键工艺设计原则 2.1.电极的设计要求 叠层式电极的冲切要求四周为圆角。由于结构为层叠,电极设计不要求负极在尺寸上一定要比正极大,但在容量设计上,负极容量要过量5~15%,一般选取为10%。为检验测设计可靠性,按标准要求搭配电极制作出新电池,循环制度为25℃0.5C充放电25周后,解剖电池,观察负极表面是否有锂析出。若负极表面比较洁净,则设计符合要求。 2.2涂布的设计要求 涂布密度、厚度、和基材的一致性应控制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即涂布精度为±3μm,为确保安全性,涂布后的极板干燥后分割成小极板时,一定要分档,分档精度为0.01g/片。 2.3电极毛刺的控制要求 电极在冲切过程中会产生毛刺。为降低毛刺长度,必须用小辊压机将小极片重新辊压,辊压间距d0=d极板厚±2μm。 选用隔膜的厚度为≥20μm,毛刺长度10μm,极板表面可满足要求。切割断面的毛刺长度要用光学显微镜分辩,要求抽检100小片,毛刺高出极板厚度10μm的比例小于3%方为合格。 设计变更后产品验证原则 3.1若产品有重大设计变更或过程控制作调整,除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管理程序》外,还应作相关验证试验,具体方法为:随即抽取100个正常老化过程完成的样品(同一批次),按充电标准将此样品充饱电,充电后的开路电压Voc应大于饱和电压标准的95%。室温下放置一天,再次测试Voc1,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