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VIP

2020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 唐诗二首 文章主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卖炭翁》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的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示了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结构图示 考点提炼 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对应训练见第14题) [点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等;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⑤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 [解答] 渲染凄苦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的心境,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拓展链接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怒  号    挂  罥    塘  坳     布  衾 大  庇 突  兀 俄  顷 两  鬓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三重茅(  )    沉塘坳(  )    口称敕(  ) 回车叱牛(  )  挂罥(  )  辗冰辙(  )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然) C.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 D.宫使驱将惜不得(吝惜不得)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悲悯情怀。 D.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6.下列对《卖炭翁》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7.下列对《卖炭翁》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制度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课内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 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____________这一历史事件。 9.杜甫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