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地下水 1.主要是地下水的水质和矿化度 水质:理化性质,温度、气味、导电性和放射性、化学成分 矿化度: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的总量,用1L水中含有可溶性盐的克数来表示 1g/L为淡水 饮用和灌溉 1-3g/L 勉强饮用和灌溉 3g/L,不易农用和饮用 2.掌握其质、量、分布及其与地表水的关系,合理利用,避免盲目开采 三、区域地球化学条件地球化学分析: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聚的规律 1.地理因素影响 1)气候因素 温度与降水的差异导致的风化壳中化合物和相应元素淋溶迁移系列 NaCl Na2SO4 CaSO4 CaCO3 Fe2O3 AL2O3 干旱区 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湿热区 土壤和地下水中相应元素淋失或积聚规律:自湿润区向干旱区,Na+ Cl- SO42- Mg2+等离子含量提高,而CO32- ,H CO3-, Ca2 +等含量下降 2)地形因素的影响 溶解度低的盐分离子如Ca2 + 、CO32- 、 H CO3-首先析出滞留在地势高的地方,而溶解度高的盐分离子如Na+ 、Cl-、Mg2+随着水流继续迁移至低处,因此地势低洼的地区地下水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易产生盐渍化。 氟元素也多发生于干旱地区的潜水中,地表水氟含量的正常值0.2-0.5mg/L,华北、西北、东北某些地区偏高, 0.2-0.5mg/L——产生氟骨症。 2.地质因素影响 1)地质构造与深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不同的地质构造层具有不同的水化学成分。 2)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其岩石矿物质元素的种类高度相关 岩石类型 水的特征 花岗-流纹岩 离子含量低,主要是Na+、HCO3-、pH6.3-7.9 辉长-玄武岩 离子含量中等,主要是Ca2 +、H CO3-、Mg2+,pH6.7-8.5,SiO2含量高 砂岩长石砂岩杂砂岩 离子含量高, Ca2 + 、Mg2+ 、H CO3- 、Na+, pH5.6-9.2,SiO2含量低到中 粉砂岩黏土页岩 离子含量高, Ca2 + 、H CO3- 、Na+、 SO42-、 Cl- ,pH4-8.6,SiO2含量低到中 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 离子含量高Ca2 +、Mg2+ 、H CO3-,pH7.0-8.2,SiO2含量低 板岩片岩片麻岩 离子含量低到中等,Ca2 +、H CO3-、Na+,pH5.2-8.1,SiO2含量低 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土壤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其生产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土地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方向及其生产力的高低,对土壤因素的评价往往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 一、土壤剖面及理化性质 1. 土壤剖面——反映土壤水分、温度和肥力状况 指土壤由上而下,显示土层序列及组合状况的垂直切面。根据土壤层的性质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位置划分土层类型。 AO:枯枝落叶层——A1:腐殖质层——A2: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D:母岩层 2.土层厚度 指土壤剖面中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德土体总厚度。最佳土层厚度100cm,临界土层厚度50cm。 耕层:土壤表层经耕作熟化的土层。农作物最佳耕作层厚度20-25cm 3. 土壤质地 指土壤矿质颗粒的组成比例,反映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保水性、保肥性和供肥能力以及耕作性能。 一般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壤土是农业生产较为理想的类型,多发育在平原地区,由冲积母质发育而成。 原因:沙粒、黏粒比例适中,大小空隙适当,通气和保水性能好,保肥和供肥能力强,热量状况属于暖温型,水、肥、气、热较为协调。 4. 土壤有机质 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促进团粒结构形成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由于带有正负两种电荷而增强土壤的促肥供肥性能。 5.可溶性盐类 指由Na+ Cl- SO42- Mg2+ CO32- ,H CO3-, Ca2 +等形成的盐类 土壤可容盐类总量≧0.3%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达到0.5%时,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0.7%时作物严重减产;≧1%时成为盐化土壤,作物难以生长。 6.土壤pH值 7为中性,良好;6.0-7.0偏酸性,多发生在降水量大土壤淋溶强烈的地区;7.0-8.0微碱性,多数作物不受影响;8.0-9.0弱碱性,部分蔬菜和经济作物受影响;9.0以上,强碱性,作物难以生长。 7.土壤石灰质 1)影响pH值,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程度,如石灰质高时,易与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酸钙,导致磷肥失效 2)胶结形成结核或硬盘,阻碍根系发育,成为障碍层次 二、土壤的综合性状 1.土壤肥力——反映土壤肥沃程度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