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战场文教案设计及复习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 吊古战场文 第九讲 教案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加深对怀古类文章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分析,(课文《吊古战场文》课文讲解45分钟)。 2,扩展阅读《西塞山怀古》朗读体会,教师讲评,共30分钟。 3,简介怀古类文章的主要特点。(8分钟) 4,讨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战争。(7分钟)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含义,着重体会其中的态度和情感。 四、教学难点: 1. 领会怀古类文章“援古以证今”的特点; 2. 体味韵文的语言美。 第九讲讲义 课文 《吊古战场文》(精读) 《西塞山怀古》(泛读) 一、文章背景 1、作者 李华 李华---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李华,字遐叔,唐朝赵州赞皇县(今河北省赞皇县)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进士擢第,历任监察御史、右补阙等职。安史之乱时。李华被叛军俘获,被迫任凤阁舍人伪职。乱平之后,他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托病隐居,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留有《李遐叔文集》。但原集宋朝时已佚,今集为后人取《唐文粹》、《文苑英华》等书编辑而成,存文一百三十余篇。 这篇文章采用骈体形式,对仗精工,音韵和谐,但又不同于南朝时期浮艳的文风,主题鲜明,文字流畅,骈俪之辞不多。李华写成本文以后,故意将它熏污成旧,夹藏在佛书之间,又有意让与他同年擢为进士的萧颖士看到。萧颖士看后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可以。李华不免得意,又追问当今何人能及。萧颖士说道:“您认真思索,就能写出此文。”李华惊讶叹服。于此可见,当时李华文章已自成风格。萧颖士也擅长写作,与李华齐名,二人都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时期散文传统,为后来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起了开先河的作用。 李华乐文武而哀幽厉。” 在唐代散文家中,李华是颇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主张“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河集序》)应该说,他的这篇《吊古战场文》,正体现他“乐文武而哀幽厉”的理论主张。 2、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安史之乱前。当时,唐玄宗骄侈昏庸,看不到隐伏在社会中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又好大喜功,对四方不断用兵,却屡战屡败,致使国力损耗,灾荒频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李华作此吊文,竭力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令人悲哀的后果,虽以秦汉、匈奴为话题,实际上是在谴责唐玄宗的穷兵默武政策。 二、课文分析 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概括地描写了古战场旷远、惨悴、阴森的环境,因此地常覆三军,而感到极度悲伤。 第二段概述连年战事频频,只因文教失宣,武臣用奇的缘故,点出了全文题旨。 第三段重写三军战士覆亡的惨烈情景。 第四段痛斥了自古以来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第五段以后方百姓的哀怨引发出全文主题,应用文德使四夷归服,而不应引发战争的祸患。 三、扩展阅读 1、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课堂)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课下)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岁暮—杜甫(课下)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4、“四绝碑”—(课下) 唐代大儒鲁山县令元德秀逝世后,著名文学家李华为其撰写墓碣铭,大书法家颜真卿亲自书丹,书法家、雕刻家李阳冰亲自撰额并雕刻。因李华在开元、天宝年间盛名天下,文章第一,士大夫多求其作家传墓碑,谓之一绝;颜真卿独创颜体楷书,开宗立派,自成一家,谓之一绝;李阳冰篆书第一,有“笔虎”之称,谓之一绝;元德秀品行超绝,誉满天下,谓之一绝。故称“四绝碑”。 四、讨论读后感 1、怎样理解李华《吊古战场文》中情与理的交融? 2、怎样认识战争的性质? 3、自秦汉至今,如何“安边”成为国家争议的问题, 《吊古战场文》结尾处作者提出了饵止战争的一个方案——“守在四夷”。 你认为对待“夷狄”可以采取哪些策略与措施? 4、如果钓鱼岛冲突升级或者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究竟是用和平手段还是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是你,你将作何选择? 第九讲考试要点 1、《吊古战场文》作者李华生平与文学成就; 2、《吊古战场文》的文体特点; 3、《吊古战场文》重点字词注音、释义、翻译; 4、《吊古战场文》语言形式; 5、《吊古战场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