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教学学科渗透教案
一、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目的要求:
1、介绍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2、介绍空气污染的危害。
3、介绍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和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重点:
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引入:设问:1、当在家时在正烧煤煮饭时,你有何感受?
2、当你行走在汽车字集的马路上时,你有何感受?
一、污染源和污染物
生活污染源(家庭、商业服务部门排放烟尘废气)
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排放
废气)
工业污染源(如发电厂、炼煤厂、水泥厂、氮肥厂排放的粉尘)
含硫化合物 SO2 H2S
含碳化合物 CO CO2
气态污染物 含氮化合物 NO2
含氯化合物 氟里昂致冷剂
2、污染物:
颗粒态污染物:烟、雾、粉尘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
危害:空气污染物会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多种疾病。会影响植物生长,会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破坏臭氧层,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危害很大。
向学生讲清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并列举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发生一起伦敦烟雾事件,造成4000人丧生,事件后两个月内还有给8000人死亡。1982年12月3日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泄漏剧毒原料的事件,造成2500人当天死亡,3000人濒临死亡,12.5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工厂的废气,必须经过除尘、除污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才能向空气中排放。
2、实行煤碳的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燃料,改用气体燃料。
3、大力发展水电、核电,改变能源结构。
4、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
向学生介绍我国政府颁发的防治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令和法规,使学生知道如何对环境问题加以治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小结: 生活污染源
1、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 交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含硫化合物
含碳化合物
气态污染物 含氮化合物
含氯化合物
污染物:颗粒态污染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
3、讲清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和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燃烧
爆竹、烟花等燃放后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还会发出噪声,甚至引起火灾和伤害人身等事故,因此,不宜提倡。
水的污染和防治
目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是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2、认识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水法》。
重点:水被污染的原因和结合治理防止污染
难点:引起水质恶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1、水质污染
随着工业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工业“三废”,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以及生活污水排放不当,都会使生态环境恶化,使水质污染严重。
2、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①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②致癌作用
③可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3、介绍世界和我国的水污的情况
(全世界河流的稳定流量已有40%,左右被污染,全球每年有2500万人死于与不有关的疾病)
小结: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国家法令,爱护水资源、周围环境、碧水绿树,才会造福万代;臭水污泥,满目疮痍,则罪过千秋。工厂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排污标准,才准排放。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污。
3.一氧化碳
CO的毒性
设问:CO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指出CO有剧毒的原因,又由于CO无色无味,不易引起警惕,所以它的危害性更大)
CO产生:在室内烧的煤炉,或在浴室安装的煤气热水器,如果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完全,会产生CO,可能造成中毒事故,要注意防止吸烟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教学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大家都要自觉地不抽烟,汽车、摩托车排出的废气中也会含有CO。
4.碱
酸雨的危害: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讲解:煤和石油燃烧后所产生的烟道气中,含有SO2,排到空气中被云层吸收,并经过氧化作用形成酸雾,随同雨水下降便成为显酸性的雨水,即酸雨。
酸雨的危害性很大,如影响人类健康,使森林大面积枯死;使湖水酸化,鱼类死亡;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而减产;使名胜古迹,建筑物腐蚀损坏等。据调查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