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第4讲 GPS定位中的误差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合后的观测噪声: 2)双频改正模型-线性组合法 ① 式乘 m② 式乘 n相加 令 3)双频改正模型 -线性组合法(针对载波) ? §4.6 对流层延迟 1、对流层延迟大小 若对流层中某处的大气折射系数为n,则电磁波在该处的传播速度为: 2、对流层延迟与频率的关系 折射指数与信号波长的关系 对流层对不同波长的波的折射效应 类型 波长(mm) N 红光 0.72 290.7966 紫光 0.40 298.3153 L1 1902936.728 287.6040 L2 2442102.134 287.6040 对GPS卫星所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对流层不具有色散效应 3、大气折射指数N与气象元素的关系 大气折射指数N与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关系 4、对流层改正模型 基本思想 导出折射指数与高度的关系 沿高度进行积分,导出垂直方向上的延迟 通过投影(映射)函数,得出信号方向上的延迟 垂直方向 信号方向 4、对流层改正模型 –霍普菲尔德(Hopfield)模型 投影函数的修正 4、对流层改正模型 –霍普菲尔德(Hopfield)模型 4、对流层改正模型 –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模型 拟合后的公式 4、对流层改正模型 –勃兰克(Black)模型 5、对流层模型综述 不同模型所算出的高度角30?以上方向的延迟差异不大 Black模型可以看作是Hopfield模型的修正形式 Saastamoinen模型与Hopfield模型的差异要大于Black模型与Hopfield模型的差异 6、气象元素的测定 气象元素 干温、湿温、气压 干温、相对湿度、气压 测定方法 通风干湿温度表 空盒气压表 自动化的电子仪器 通风干湿表 空盒气压表 §4.7 多路径误差 多路径(Multipath)误差 在GPS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物体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被接收机天线所接收,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多路径效应 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H A O S’ S G S’ z 2z 1、反射波 反射波的几何特性 反射波的物理特性 反射系数a 极化特性 GPS信号为右旋极化 反射信号为左旋极化 2、多路径误差的特点 与测站环境有关 与反射体性质有关 与接收机结构、性能有关 3、应对多路径误差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测站,避开易产生多路径的环境 易发生多路径的环境 2)采用抗多路径误差的仪器设备 抗多路径的天线:带抑径板或抑径圈的天线 抗多路径的接收机:特定技术等 3、应对多路径误差的方法 3)延长观测时间 3、应对多路径误差的方法 4)数据处理上 加权 参数法 滤波法 信号分析法 误差改正总结:模型改正法、求差法、参数法 卫星钟差 模型改正、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接收机钟差 作为未知数、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相对论效应 调低频率、频率改正 卫星星历误差 精密星历、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电离层延迟 模型改正、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对流层延迟 模型改正、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多路径误差 避开、数据处理 §4.8 其他误差改正 引力延迟 地球自转改正 地球固体潮改正 接收机的位置误差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第四章 GPS定位中的误差源 §4.1 概述 星历误差 卫星钟差 相对论效应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折射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接收机钟差 接收机噪声 多路径效应 50km 1000km 1、GPS测量误差的分类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 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 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接收机钟差、接收机内部噪声 2、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 1)模型改正法 原理和方法: 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原因有较深刻了解,能 建立理论或经验公式。利用模型计算出误差影响的 大小,直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 所针对的误差源: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卫星钟差 缺点:有些误差难以模型化 2、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 2)求差法 原理和方法: 误差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或其它类型的相关性, 通过观测值间一定方式的相互求差,消去或消弱 观测值中所包含的相同或相似的误差影响。 所针对的误差源: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卫星轨道误差 … 缺点:空间相关性将随着测站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2、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 3)参数法 原理和方法: 把误差大小作为参数,在定位过程中求解出来。 所针对的误差源: 几乎适用于任何的情况 缺点:不能同时将所有误差均作为参数来估计 2、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 4)回避法 原理和方法: 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有所了解,选择合适的观测 地点,避开易产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