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科 闫津丽 *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 胎儿期 从受孕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又分为: 胚卵期:最初两周,受精卵细胞分裂长大 胚胎期:2~8周,生长发育受外界因素影响 胎儿期:8周~出生 1、胎儿特点 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主要依靠母体生存。母体的健康、营养、情绪等密切相关 2、胎儿期保健 应以孕母的保健为重点 * 胎儿期保健 以孕妇的保健为重点 预防先天畸形 1、预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2、预防遗传性疾病 :筛查 3、避免接触放射线:尤其在孕16周以前 4、避免化学物质的污染:如烟、酒以及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化学物质可引起孕妇急慢性中毒,发生先天畸形。 5、及时治疗慢性病如糖尿病、甲亢、甲低:慎用药物如抗癫痫药、链霉素、免疫抑制剂等 * 胎儿期保健 保证充足营养 给予孕妇良好的生活环境 产时保健,预防产伤及产时感染 产后保健 * 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 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胜利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 围生期: 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1周 * 新生儿期 新生儿的特点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经历解剖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但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差。 易患疾病,病情变化快 婴儿死亡中有2/3是新生儿,尤以第1周最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新生儿的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 * 新生儿期的保健:保暖、喂养、防感染 1、保暖 室温22℃ ~24℃ ,湿度55%~65% 防硬肿症(寒冷损伤综合症),防烫伤 2、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尽早喂养、按需喂养 3、注意卫生、预防疾病 洗手,防交叉感染,按时免疫接种 * 婴儿期 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包括新生儿期 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较高能量和各类营养 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 免疫功能不完善 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计划免疫 * * * 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特点: 是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合理喂养防治腹泻和佝偻病 从胎盘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 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患感染性疾病 --按时免疫接种 * 幼儿期 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 体格生长较婴儿期减慢 智能迅速发育 意外事故 * 幼儿期 从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特点: 社会接触增多,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 ——智能发育突出,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 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 幼儿期的保健 1、开发智能 早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品德教育:爱劳动、互助、与人分享等 2、预防疾病和意外 异物吸入、烫伤、药物意外中毒等 3、防治常见的心理疾病 发脾气、自闭 * 学龄前期 3周岁到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特点: 可塑性大——学前教育 易患免疫性疾病,易发生各种意外 保健: 1. 加强早期教育,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品德教育、智力发展 2.预防疾病和意外:1~2次体检/年,预防接种,防意外 3.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吮拇指、咬指甲 * 学龄期 从入小学起(6、7岁)进入到青春期(12~14岁)为止称学龄期 。 特点: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迅速,是接受文化教育、增长知识的关键阶段。 * 学龄期 保健重点: 1、加强体格锻炼 2、培养良好的品格 3、加强卫生指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4、预防疾病和意外 预防近视、龋齿、骨骼畸形、寄生虫、溺水等。 * 青春期 青春期: 是由儿童过渡到成年的时期 体格加速生长 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智能飞跃发展 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 * 青春期 从第2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至17、18岁,男孩从13、14岁至18、20岁,个体差异大。 特点 体格及生殖系统发育迅速,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等问题 保健重点 1.保证充足的营养 2.注意生理、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品德。 * * * * - * k * - * k * - * k * - * k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