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认知心理学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doc

现代认知心理学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认知心理学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教与学心理学》读书心得   缙云中学物理组  潜松水    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高考命题立意核心;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就是我们在物理教学的立足点,也是难点。本文就此结合本人教学经验与学习心得谈谈如何求解物理问题。 一、解决物理过程分析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我们可以把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分解为问题表征、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监控四个过程。我们以一道运动学问题为例,分析其过程。 “甲、乙两村距离800公里,小明、小刚从甲村开车前往乙村。小明车速40km/h,小刚车速60km/h。小明比小刚提前30分钟,问小刚追上小明时距乙村还有多远?” 问题表征 指解题者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表现为明确问题给定的条件、目标及允许的操作等等。通俗的说法就是读懂题目上,理解题意。其心理过程就是学习者将外在的印刷符号所表达的题意转化为内在的命题表征。其外在表现就是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话陈述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这是第一层次的问题表征。解题者要完成这一层次的表征,必须具备有关语词知识和物理知识。如理解“距离”、“车速”、“提前”、“追上”等词的含义,知道“1公里=1000米”、“1小时=60分=3600秒”等等。 这些均属于陈述性知识。 问题表征的第二个层次是深层次是深层理解,即在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将问题综合成一个有关条件及目标的统一的心理表征。解题者可能将问题表征成如下图式: 完成对问题的深层理解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识别问题类型的能力和区分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的能力。这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问题图式。物理的解题能力和知识可以构成不同的图式,如相遇问题图式、追赶问题图式等等。学习者有了这些图式就能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准确、迅速地识别问题,区别有关和无关信息。 设计解题计划 完成问题表征后,就要确定一套解题方案,包括把终点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子目标,建立问题的子目标层次。在上例中,解题者在问题表征的基础上,可能构建下列层次的子目标: 终点目标是求出两人离乙 村的距离S, 要达到终点目,就要求出两人已经走过的距离(子目标1), 要达到子目标1,就要求出两人开车所花时间t(子目标2), 要达到子目标2,就要利用等式V2×t=V1×t0+ V1×t,求出开车所花的时间(子目标3), 这样,解题者就可依据已知条件依次完成各个子目标,最后走向终点目标。这一过程中,策略性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执行解题计划 指解题者采取一系列行动贯彻解题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利用数学计算规则进行一系列运算,最后得出正确结果的过程。例如,为了完成上述解题计划,解题者要进行以下的运算: 利用V2×t=V1×t0+ V1×t,求得 利用v2t,算出两人开车的距离 利用S’=S-v2t,算出两人离乙 村的距离。 在这过程中,解题者主要应用有关的程序性知识来完成每一操作步骤。 监控 这一过程实际上贯穿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考察问题的表征是否正确、解题计划是否能达到最终目标、计划的执行过程是否正确,以及最终的解答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主要应用自己的策略性知识及反省认知的能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解题的每个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反省认知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求解物理问题一般思路与过程。表述如下: 实施解法 实施解法 (程序性) 结果 物理知识(陈述性) 思路方法(程序性) 题设条件 问题与情景 反思监控(策略性知识) 根据题给的问题与情景在自己的知识网络中搜索相关物理知识与思路,结合题设条件寻找突破口,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形成解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求解的整个过程中注意时刻反思与监控,寻找题设陷阱,确保得到准确结果。求解完成后要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提高解题能力。 三、解题小技巧 在平时解题或考试中注意下技巧,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与失分。 审题:控制节奏,审清条件、把准信息。 把条件划出,关键处圈一圈。能画图尽量画图,数据在图上标出。 电荷正负,矢量的方向,匀速、匀加速、加速,相等、相同,有无摩擦,重力要不要考虑,直线问题,平面问题,立体问题想清楚。 解题:对象清晰,过程和结果清楚,规律明确,推证严密。 不要这道题很熟,而忽视分析就写上答案。 用什么物理概念或规律明确,密切注意是否符合条件。 能够得分的步骤,尽量分步写。 计算求准不要求快,单位统一。 受阻:深入审题,调整方向,掌握策略。 再读题目,审视有无看错条件、有无遗漏条件、有无隐含条件没有挖掘,你自己是否潜在地加了条件。 根据所问和审清的条件,想想用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来解题。除当前的方法外还可用其它什么方法。 是否考虑放弃。 结果:心中有数,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