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自我觉知的克服作用-心理科学.pdf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自我觉知的克服作用-心理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10 心理科学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39(5):1210-1215 心 理 科 学 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影响:自我觉知的克服作用* 张 野 ** 张珊珊 王佳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110034) 摘 要 实验 1 采用打破习惯范式任务和单词搜索任务考察自我觉知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实验 2 采用社会排斥情境任务考察自 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自我损耗条件下,自我觉知启动组被试 Stroop 任务成绩显著好于无启动组; (2)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接受组和控制组被试 Stroop 任务成绩显著好于排斥组。在自我觉知启动条件下,排斥组、接受组和控制 组被试的 Stroop 任务成绩无显著差异。结果证实了自我觉知在社会排斥中对自我损耗的克服作用。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自我损耗 自我觉知 克服作用 1 引言 制水平,还能调动被保留的控制资源,规范自身行为, 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 )是指当个体进行一 促进自我评价。因此,个体的自我觉知一旦被启动, 段时间的自我控制任务后,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受 就有可能激发个体使用自我控制资源克服自我损耗 损,进而导致其在后继任务中的意志活动能力或意 的后效反应。 愿 暂 时 下 降 的 现 象(Baumeister ,Vohs , Tice , 此外,除情绪抑制、思维抑制和注意控制等需 2007 )。处于自我损耗状况的个体会出现消极情绪 自我控制参与的任务能引发自我损耗外(Goto 增加、信息加工能力下降、亲社会行为减少等一系 Kusumi ,2013 ),不良人际关系也会消耗个体的自 列反应(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沈汪 我控制资源(Bertrams Pahl ,2014 )。其中,社会 兵,2014 )。因此,如何克服因自我损耗引发的不 排斥作为不良人际关系的典型表现会影响个体的自 良后果便成为该领域的重要问题。例如,西方有研 我 损 耗。 如 Baumeister, DeWall, Ciarocco 和 Twenge 究发现,补充生理能量、诱发积极情绪及启动权力 (2005 )在研究中发现,与接纳组相比,排斥组被 感等方式能克服自我损耗的负效应,使个体调用保 试在后续需要自我控制资源的双耳分听任务中表现 存的自我控制资源更好地完成后继任务(DeWall , 更差,但当给予金钱奖励后,排斥组成绩与接纳组 Baumeister ,Mead , Vohs ,2011 )。 无显著差异。由此,我们推断启动自我觉知可能会 还有研究认为,个体对任务的认知度、价值判断, 像奖励一样有效缓解社会排斥对自我损耗的消极影 以及对自身的认知判断都会深刻影响自我损耗(邢 响。 文娟,2014 )。Alberts, Martijn 和 de Vries(2011 )发现, 在诱发社会排斥的实验范式中,回忆书写任务 在损耗状态下,当实验组被试的自我觉知被激发后, 和个体——偶然排斥任务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前 其与控制组在随后任务中的表现无显著差异,即在 者通过唤起被试对过去排斥事件的记忆或要求被试 自我损耗的缓解或消除过程中存在意识加工过程。 书写一段自己被他人拒绝的经历来引发个体的被排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是自我控制的必要条件, 斥感(Park Baumeister ,2015 )。该范式操作简便, 是指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内部主观状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