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pptVIP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海南单科·T13·2分)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试题解析】选B。本题以鲜活的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圆明园被焚掠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2008·宁夏文综·T31·4分)《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试题解析】选C。本题通过一首诗作为问题情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辨别能力。正确解读材料是答题的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筹建海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2009·海南单科·T27·10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你们纷纷议论,都说要与法国传教士拼命,何故? 答云:他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人来占我们铺面田地。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 问:我等从上海来,彼处天主堂甚多,都说是劝人为善。譬如育婴一节,岂不是好事? 答云:我本地育婴,都是把人家才养出孩子抱来乳哺。他堂内都买的是十几岁男女,你们想是育婴耶?还是借此采生折割耶? …… 问:你们地方官同绅士主意如何? 答云:官府绅士,总是依他。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俸薪,到了紧急时候,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去。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止做我们的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厉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5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题,结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史实,再依据材料,注意材料是四问四答,与背景有关的是前三问三答,从三段回答的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得出;第(2)题要辩证地看待西方传教士来华,一方面这是一种侵略,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有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 答案: (1)西方列强侵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为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提供了条件;中西文化的隔膜与冲突;官府的态度。 (2)反洋教是抵抗侵略的斗争;传教士有为列强侵华服务的性质;客观上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2009·江苏单科·T5·3分)“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试题解析】选A。本题考查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民主革命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和立场。从材料中的刻意强调“基督教国家”这一信息入手,分析此运动应为太平天国运动,再者在义和团运动和北伐战争中英国都采取了武装干涉,可排除B、C两项;在辛亥革命中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D项错误。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中立”。 1.(2008·广东单科·T7·3分)《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试题解析】选B。解答本题要从《民报》创刊的背景、对黄帝人物的了解及图片文字说明中的“民族主义”入手。《民报》提出了三民主义,而黄帝是汉族人长期尊崇的祖先,《民报》刊登黄帝像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因而B项正确。A、C两项则没有体现民族主义的内容,D项内容在三民主义中并没有明确提出。 2.(2008·广东单科·T11·3分)“人间处处倡民主,天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